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西南马群体遗传资源特征分析
DOI: 10.7668/hbnxb.2009.02.020, PP. 94-98
Keywords: 西南马,遗传资源,特征
Abstract:
为了摸清西南马遗传资源现状与特征,通过实地调查、网络分析及SPSS等数据处理得出如下结论:2006年西南马存栏291.1万匹,占全国总数40.46%,可能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生态类型马种;大理马、乌蒙马、文山马、百色马、建昌马、贵州马等西南马地方马种体尺结构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表现出逐渐偏重的趋势;西南马体尺结构紧凑,近似方形,以公马为例,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1.19±7.10)cm、(114.11±8.29)cm、(132.22±9.94)cm和(1.17±1.1)cm;非密度制约因子如年无霜期、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等自然因素均与中国西南马体高呈强相关,对不同类群马的形成可能起主导作用.影响马存栏数量的影响因子主要有人均农机、人口密度、辖区比重等.
References
[1] | 芒来,孟青龙.马业科学[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
|
[2] | 孙玉江.中国矮马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7(7):14.
|
[3] | 侯文通,王永军.中国马驴遗传资源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
[4] | 佘长年.西南马驴分类汇编[C].中国西南马晶种资源考察团,1982.
|
[5] | 中国马驴品种志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6] | 姚新奎.马生产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
[7] | 李难.进化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
[8] | 孙懦泳.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9] | Barry Cox C,Peter,D.Mpre.Biogeography:an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approach[M].Black Publishiing Ltd,2005.
|
[10] | Cox C B.The biogeolographic regions reconsidered[J].J Biogeogr,2001,28:511-52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