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湖泊科学  1999 

铅污染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

DOI: 10.18307/1999.0208

Keywords: 铅污染,钝顶螺旋藻,生长量,超氧物歧化酶活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在Zarrouk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研究水环境污染对钝顶螺旋藻(Spiriulinaplatensis)生长、藻蓝蛋白和光合作用、膜脂过氧化反应及以超氧物歧化酶(SOD)为代表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影响发现当Pb2+浓度高于20mg·L-1时,钝顶螺旋藻生长受抑制,藻细胞随着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黄化死亡.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藻蓝蛋白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随着Pb2+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是极显著的负相关.低浓度Pb2+使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但完整细胞的吸收光谱在高浓度时才发生急剧变化.Pb2+处理使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其峰值分别出现在30mg·L-1和40mg·L-1处理组.SOD活性在20mg·L-1以上显著下降,但其比活性在20-50mg·L-1范围内仍维持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

References

[1]  李德耀 叶济宇.薄膜氧电极的制作与呼吸或光合控制的测定[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1:35-40.
[2]  杜林方 付华龙.铜离子对钝顶螺旋藻完整细胞中光系统Ⅱ活性和藻胆体能量传递的影响[J].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英文版),1995,37(2):109-113,.
[3]  E.L.奥西埃(加拿大) 罗锦新等(译).生物无机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478-483.
[4]  Xu Chao,J Environ Sci,1995年,7卷,4期,455页
[5]  吴鹏鸣,环境监测原理与应用,1989年,289页
[6]  李德耀,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年,1期,35页
[7]  陈淮杨 刘望夷.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布和结构看其分子进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6,23(5):408-413,.
[8]  王爱国 罗广华.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6):55-57,.
[9]  李建宏 邰子厚.Cu^2+对蓝藻Spirulina maxima光合作用的抑制机理[J].植物生理学报,1997,23(1):77-82,.
[10]  王俊 杜林方.蚕豆叶中具DCIP光还原活性的D1—D2—Cyt.b559复合物的纯化和特性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1,(5):479-484,.
[11]  毛伟平 吴国荣 等.SOD复合酶对铅造成培养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当代地方科学杂志,1997,15(7):34-35.
[12]  吴鹏鸣.环境监测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89-290.
[13]  毛伟平,当代地方科学杂志,1997年,15卷,7期,34页
[14]  杜林方,植物学报,1995年,2期,109页
[15]  王俊,中国科学.B,1991年,5期,479页
[16]  罗锦新(译),生物无机化学导论,1987年,478页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