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云南省泸沽湖、洱海现代沉积物中210Pb,137Cs的垂直分布及其计年
DOI: 10.18307/1999.0204
Keywords: 210Pb,137Cs,沉积物堆积速率,泸沽湖,洱海
Abstract:
云南省沪沽湖、洱海210Pbex的垂直分布受Fe、Mn循环下210Po和210Pb沉积后再迁移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剖面分布特征.210Pbex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分别为0.050-0.051g·cm-2a-1和0.044-0.045g·cm-2a-1,反映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堆积结果.沪沽湖、洱海137Cs的垂直剖面分布虽然受分子扩散作用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峰值位置.沪沽湖深水湖区137Cs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为0.045±0004g·cm-2a-1(1964年时标).按不同时标,洱海137Cs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为对.048±0.0039·cm-2a-1(1964年时标),0.047±0.0029·cm-2a-1(1975年时标),0.046±0005g·cm-2a-1(1986年时标).三种时标给出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一致,其平均值为0.047±0.0029·cm-2a-1,与210Pbex计年方法获得的数值吻合.
References
[1] | 万国江.现代沉积的^210Pb计年[J].第四纪研究,1997,(3):230-239,.
|
[2] | 万国江.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原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
[3] | 万国江 林文祝 等.红枫湖沉积物^137Cs垂直剖面的计年特征及侵蚀示踪[J].科学通报,1990,35(19):1487-1490.
|
[4] | 万国江 刘菊英.洱海沉积物顶部铅的同位素特征和再迁移作用[J].科学通报,1992,37(9):825-828,.
|
[5] | 王长生 魏建云.16384多道能谱仪介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辑(1988-1994)[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95-97.
|
[6] | 唐德贵 万国江.高原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碳酸盐体系的研究[J].物理化学力学进展,1992,3:60-75.
|
[7] | 万国江 P H santschi 等.放射性核素和纹理计年对比研究瑞士格莱芬湖近代沉积速度[J].地球化学,1986(3):259-269.
|
[8] | 陈振楼 黄荣贵.红枫湖沉积物—水界面Fe,Mn的分布和迁移特征[J].科学通报,1992,37(21):1974-1977,.
|
[9] | 万国江,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原理,1998年
|
[10] | 王长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辑,1995年,95页
|
[11] | 万国江,自然科学进展,1992年,2卷,5期,447页
|
[12] | 万国江,科学通报,1990年,35卷,19期,1490页
|
[13] | 万国江,环境科学丛刊,1988年,9卷,3期,37页
|
[14] | 万国江,地球化学,1986年,3期,259页
|
[15] | 万国江 徐义芳.云贵高原若干湖泊水库水化学组分研究[J].环境科学丛刊,1988,9(3):37-51.
|
[16] | 万国江 黄荣贵.红枫湖沉积物顶部^210POex垂直剖面的变异[J].科学通报,1990,35(8):612-615,.
|
[17] | 万国江.湖泊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铅的再迁移[J].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2,2(5):447-453,.
|
[18] | Wan Guojiang,Interal Assoc Limno Proceedings,1993年,25卷,1期,242页
|
[19] | 唐德贵,物理化学力学进展,1992年,3期,60页
|
[20] | 万国江,科学通报,1991年,36卷,8期,1487页
|
[21] | 万国江,科学通报,1990年,35卷,8期,621页
|
[22] | 更多...
|
[23] | Wan G L,Chemical Geology,1987年,63卷,181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