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 PP. 686-692
Keywords: 马尾松腮扁叶蜂,化学防治,生物学特性
Abstract: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 1 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 3月中旬开始羽化, 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 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 4%、80%、75. 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96. 9%、85. 8%。
References
[1] | 萧刚柔.中国扁叶蜂(第一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
[2] | 萧刚柔.中国扁叶蜂订正名录(膜翅目:扁叶蜂科)[J].森林病虫通讯,2000,19(6):3-5.
|
[3] | 萧刚柔 赵常胜.危害红松的阿扁叶峰属中国-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J].中国森林病虫,2005,(1):13-14.
|
[4] | 萧刚柔.两种危害松类的新叶蜂(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J].林业科学研究,1992,5(3):193-195.
|
[5] | 萧刚柔.中国叶蜂四新种(膜翅目,广腰亚目:扁叶蜂科、叶蜂科)[J].林业科学研究,:.
|
[6] | 肖刚柔 陈天林.中国纽扁叶蜂属一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1):84-85.
|
[7] | 萧刚柔.中国腮扁叶蜂亚科四新种(膜翅目:扁叶蜂科)[J].林业科学,1987,(昆虫专辑):1-4.
|
[8] | 萧刚柔 曾垂惠.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扁叶蜂科)[J].林业科学研究,1998,11(5):48-490.
|
[9] | 萧刚柔 张友.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松叶蜂科)[J].林业科学研究,1994,7(6):663-665.
|
[10] | 萧刚柔 黄孝运 周淑芷 等.中国经济叶蜂志(1)[M].陕西杨陵:天则出版社,1992.23-24.
|
[11] | 杨隽 黄孝运 周淑芷 等.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1(3):41-44.
|
[12] | 王传珍 王京刚 杨隽 等.昆嵛山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森林病虫通讯,2000(4):20-22.
|
[13] | 杨德敏 曾垂惠 林静 等.马尾松腮扁叶蜂危害损失研究[J].重庆林业科技,2004(2):13-14.
|
[14] | 杨德敏 游林 陈松.马尾松腮扁叶蜂发生与环境关系的调查[J].重庆林业科技,2004(2):71-72.
|
[15] | 杨德敏 张宏 罗正均 等.马尾松腮扁叶蜂老熟幼虫在地表层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J].重庆林业科技,2004(2):20-21.
|
[16] | 罗正均 杨德敏 张宏 等.马尾松腮扁叶蜂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J].重庆林业科技,2004(2):29-30.
|
[17] | 杨德敏 曾垂惠 游林 等.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食叶量观测及防治指标的初探[J].重庆林业科技,2004(2):10-12.
|
[18] | 杨德敏 李远翔 陈松 等.马尾松腮扁叶蜂生物学研究[C].李典谟.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92-89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