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黔中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

, PP. 669-674

Keywords: 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黔中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将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演替过程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 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草本层到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则增长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草丛阶段和草灌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灌木层;藤刺灌丛阶段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大小对比因测度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次生乔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黔中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在人为干扰较小的情况下,植物群落由草本植物占优势逐渐向灌木和乔木树种占优势转移,并最终形成喀斯特森林。

References

[1]  屠玉鳞.贵州喀斯特森林的初步研究[J].中国岩溶,:.
[2]  杨汉奎 程仕泽.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生物量研究[J].生态学报,:.
[3]  梁士楚.云贵鹅耳枥群落乔木种群生态位初探[J].广西植物,:.
[4]  朱守谦 陈正仁 等.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的过程和格局[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5]  李援越 祝小科 朱守谦.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程度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31-34.
[6]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
[7]  刘方 王世杰 刘元生 何腾兵 罗海波 龙健.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05,25(3):639~644.
[8]  喻理飞 叶镜中.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
[9]  喻理飞 叶镜中 等.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
[10]  区智 李先琨 等.桂西南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植物多样性[J].广西科学,:.
[11]  杨瑞 喻理飞.黔中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早期群落结构分析[J].贵州科学,2004,22(3):44-47.
[12]  马克平.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上)[J].生物多样性,:.
[13]  马克平 刘玉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J].生物多样性,:.
[14]  Pielou E C. Ecological diversity [M].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