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PP. 641-646

Keywords: 三尖杉,苗木培育,药用林,栽培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针对三尖杉生长缓慢的生物学特性, 设置了有关苗木培育、幼林栽培和采收利用等试验, 并结合生产经验, 研究了三尖杉优质苗木培育、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和采收利用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及时催芽和提早至3月进行点播, 出苗后适时遮阳(透光率为自然光照的10% ), 及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可突破1年生苗木生长慢的技术瓶颈, 可使大面积培育的三尖杉苗木平均苗高达20 cm, 平均地径达0. 45 cm。选用药用优良种源和品种, 配套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实现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若利用山地经营, 可选择在?? 、 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 采用苗高21~ 25 cm, 地径0. 40 cm 以上的?? 、 级优质苗造林,残次阔叶树要求林冠透光率在55%左右。林冠下栽植和山垅旱地造林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 m × 0. 3 m 和0. 3 m ×0. 3 m; 若利用农田庇荫设施栽培, 应选用苗高15~ 20 cm, 地径0. 30 cm 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 栽植密度为0. 3 m ×0. 3 m, 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 肥、P肥或K 肥等。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三尖杉药用林, 可分别于栽植后第3~ 4年和第4~ 6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 截干采收时截干高度以10 cm 最佳。

References

[1]  胡玉熹. 三尖杉生物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  浙江省三尖杉研究协作组. 三尖杉植物生物碱的临床研究[J].浙江肿瘤通讯, 1976 (2) : 14
[3]  李因刚, 周志春, 金国庆, 等. 2 年生三尖杉生长和2 种酯碱种源变异及初步选择[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25 (6):749- 755
[4]  吕玉华, 沙 衍. 三尖杉的育苗技术[J]. 云南林业科技, 2000(2) : 12 - 14
[5]  周华永, 余能健, 余 明, 等. 三尖杉切根育苗及造林成效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3, 30(3): 5- 6, 14
[6]  王月生, 金国庆, 洪桂木, 等.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三尖杉幼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08, 28 (2) : 11- 16
[7]  焦月玲, 周志春, 金国庆, 等. 低温引发处理过程中三尖杉种子生理变化及产地差异[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24 (2):173- 178
[8]  马彦卿. 粗榧和三尖杉中两种酯碱的含量测定[J]. 植物学报,1984, 26(4) : 405- 41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