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阳铁矿田经山寺矿床外围找矿方向研究
, PP. 54-60
Keywords: 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方向,舞阳铁矿田,河南省
Abstract:
经山寺矿床是舞阳铁矿田内的三大矿床之一。目前,在经山寺矿区500m以上已探明资源储量22409万t,其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根据矿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变动特点,分析该区矿床成因类型、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达到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目的。研究认为,矿床是在滨海环境下直接沉积形成的,矿床类型为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建造铁矿床。在矿区已控制的范围内,矿层继续向深部延伸且厚度无变薄趋势;另外,矿区西侧外围及南侧500m以下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下一步找矿方向应锁定在经山寺至铁山矿区的15km范围内,以及从舞钢市姚庄至叶县南房庄20km内的三角地带。
References
[1] | 邓军,孙忠实,王建平,等.太古宙—元古宙过渡分界及成矿动力体制转换[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28(1):87-96.
|
[2] | 席文祥,裴放.河南省岩石地层[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1997.
|
[3] | 韩润生.初论构造成矿动力学及其隐伏矿定位预测研究内容和方法[J].地质与勘探,2003,39(1):5-9.
|
[4] | 陈衍景,富土谷.豫西金矿成矿规律[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
[5] | 陈衍景,张静,赖勇,等.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1.
|
[6] | 张芬英,霍海清,郝丽红,等.都兰县洪水河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2009,17(3):35-39.
|
[7] | 杨银成,周金玺,彭勇,等.青海省祁连县热水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07,15(6):30-34.
|
[8] | 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
[9] | 钱大都.中国矿床发现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
[10] | 高象新.桦树沟铁矿床成矿系列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1,37(2):32-36.
|
[11] | 郭永志,李上森.太古代绿岩带及其矿产[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
[12] | 罗铭玖.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
[13] | 王志宏.阶段性板块运动与板内增生(河南省1∶50万地质图说明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
[14] | 韩长寿.河南省舞阳铁矿深部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与地质,2010,24(2):150-154.
|
[15] | 刘世华,杨可.河南马超营断裂带中段构造解析与成矿意义[J].黄金科学技术,2011,19(5):19-24.
|
[16] | 伍光英,徐勇.中国地质矿产工作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宏观部署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
[17] | 祁新堂.河南舞阳铁矿铁古坑矿段岩心钻探施工工艺[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5):22-24.
|
[18] | 胡受奚,林潜龙.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
[19] | 武铁山.华北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属性讨论[J].中国区域地质,2001,20(2):116-127.
|
[20] | 沈保丰,翟安民,杨春亮,等.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5,28(4):196-206.
|
[21] | 李怀乾,张瑜麟.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矿产勘查,2011,2(5):487-493.
|
[22] | 王贵成,何亚丽.河南省舞阳铁矿田地质构造层特征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112-115.
|
[23] | 罗明强. 河南省舞阳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靶区[J]. 西部探矿工程,2009,(12):128-130.
|
[24] | 王海军.舞阳铁矿铁山庙、石门郭矿段地质特征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9,61(6):43-47.
|
[25] | 罗明强.河南省舞阳铁矿田构造控矿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577-58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