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绵阳市18例黑热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 PP. 887-889

Keywords: 黑热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探讨黑热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2013年绵阳市404医院收治住院的18例黑热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黑热病均为输入性病例,年龄为(35.6±10.0)岁,男女性别比2.61,大部分为农民。实验室诊断15例,临床诊断3例。发病到诊断时间平均19d。16例为首次诊断,2例为第二次诊断。所有病例均有发热、脾肿大和贫血。血细胞三系均降低者占83.3%,血浆球蛋白升高者占88.9%,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阳性率为68.8%,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查阳性率100%。给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治愈率为88.7%。结论黑热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遇有从黑热病流行区返回人员,临床医师要高度警惕黑热病的发生,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及时诊断并进行病原学治疗及处理并发症。

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黑热病诊断标准[S]. WS258-2006.
[2]  张富南,陈漪澜,肖宁.四川省2006—2007年黑热病疫情与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 (11):1085-1086.
[3]  王兆俊,熊光华,管立人.新中国黑热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成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51-54.
[4]  张富南,张丽萍.四川省犬源性黑热病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探讨[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杂志,2010,8(3):118-122.
[5]  张富南,肖宁,陈漪澜.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黑热病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O08,8(5):710-711.
[6]  王兆俊,吴徵鉴.黑热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06,211.
[7]  张富南,张丽萍.四川省黑热病复发和死亡原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12):961-965.
[8]  杨启明. 黑热病11例复发原因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9,24(2):93-9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