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环境科学  2011 

超声波-缺氧/好氧消化过程污泥胞外聚合物和溶出物的变化研究

Keywords: 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缺氧/好氧消化,胞外聚合物,溶出物,分子结构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研究超声波促进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的机制,采用均匀试验得到的最佳超声波参数与缺氧/好氧消化衔接进行间歇试验,通过生物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消化过程污泥EPS指标(多糖、蛋白质、DNA和总量)和相应溶出物的变化趋势,同时以未经超声处理的消化过程作对照.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声能密度0.1W/mL,超声处理时间15min以及超声处理间隔时间12h的条件下,缺氧/好氧污泥消化效果最好,污泥VSS去除率经10d消化后达到42.45%.超声波-缺氧/好氧消化试验中,污泥的EPS指标在10d的消化过程中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蛋白质、DNA以及总量的峰值均出现在第2d,而多糖的峰值出现在第4d.消化0~6d,超声污泥的EPS含量大于对照,到了消化6~10d,由于前期释放了大量EPS和胞内聚合物,超声污泥的EPS含量少于对照.上清液溶出物的变化趋势与污泥相似,污泥经超声破解后,溶出物浓度大幅度增加.超声污泥的总溶出物最大值比初始值高出34.61mg·L-1,约为对照最大值所增加浓度的3.5倍,表明超声波使EPS和胞内有机物大量释放到上清液中;可溶性物质的增加使污泥有机物降解比例提高,因此超声污泥的VSS去除率大于对照.污泥EPS官能团结构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蛋白质、多糖以及DNA是消化污泥EPS的主要成分,超声波不会改变EPS中多糖、蛋白质等有机物的结构.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