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 2014
SDBS/Na+对红壤胶体悬液稳定性的影响Keywords: 有机污染物,无机离子,静电作用,疏水作用,胶体稳定性 Abstract: 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离子与土壤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选取红壤胶体作为对象,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Na+作用下红壤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并结合体系的pH和Zeta电位分析了SDBS/Na+与土壤胶体颗粒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同浓度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土壤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例如120mmol·L-1Na+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从0mmol·L-1升高到10mmol·L-1,凝聚体有效粒径从702nm下降至193nm,总体平均凝聚速率从28.6nm·min-1减小到3.36nm·min-1;2相同浓度SDBS作用下,随着Na+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降低,凝聚体有效粒径逐渐增大,凝聚速率逐渐加快;3仅SDBS作用下,随着SDBS浓度的升高,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从47.6mV增加到62.2mV,体系pH从6.17升高到6.76,但均小于土壤胶体悬液本身的pH(6.89).因此,SDBS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吸附于土壤胶体颗粒表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数量,降低了作用于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效Na+浓度(SDBS疏水长链的空间阻碍和高浓度SDBS所形成的胶束结构对Na+的吸附),使得胶体悬液稳定性增强,需要添加更多的Na+才能发生凝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