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金属学报  1960 

锻造比对几种结构钢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 PP. 1-14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结构钢钢锭在锻造过程中,将增加其密度,使一些显微孔隙得到焊合;将破坏原始的铸造结晶状态;并使钢锭中组织、成份、夹杂等的不均匀区逐步变为方向性分布,在拔长方向形成纤维.当锻造比达到2时,金属的密度已有显著的增加,从粗型组织上见到的铸态枝状晶也基本上得到破坏,无论在纵向或横向都获得了最高或接近最高的机械性能.锻造比继续增加时,粗型组织上金属的方向性纤维愈益明显.锻造比到5左右时,中心部份的纤维已很明显.锻造比为10时,几乎在整个断面上由表面直到中心都形成了极明显的纤维.纤维的形成看来对顺纤维方向的机械性能并没有改善或者改善得很微小.反之,却相当显著地降低了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机械性能.根据本试验的结果认为可以将各种轴类的最小锻造比,由一般公认的3或2.5修改为2.

References

[1]  格拉契夫等著,张信译: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六卷第二章,机械工业出版社,1954.
[2]  抚顺重型机器厂陈长民:锻造变形量(锻造比)规范研究小结,"压力加工与热处理"杂志第10期,1959.
[3]  斯特罗也夫等著,张麟经等译: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三卷第三章,机械工业出版社,1957.
[4]  张作梅、李建华:热轧条件对于碳素钢材的显微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的研究,金属学报第四卷第二期,1959.
[5]  阿尔哈诺夫等著: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集,第82页,机械工业出版社,1958.
[6]  #12
[7]  #12
[8]  苏联机床制造部技术定额研究所编:锻造模压工时标准定额,机械工业出版社,1954.t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