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模糊评价
Keywords: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模糊评价,模型
Abstract: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流域——小江水域水体实测,提出了三峡库区次级流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到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其权重系数和模糊综合指数。并结合库区消落带水体实际情况,选用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TP、TN和CODMn为参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D、Chla、TP、TN和CODMn含量差异很大,含量范围分别为:1.2~3.5m、2.12~37.04mg·m-3、0.026~0.103mg·L-1、0.681~1.643mg·L-1、1.15~3.05mg·L-1。CODMn对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最小,Chla、SD、TP和TN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在春夏季,水域大多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评价客观等优点。
References
[1] | 孔健健 张江山.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04,22(5):.
|
[2] | 邓大鹏 刘刚 李学德 等.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坡度加权评分法[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386-1392.
|
[3] | 杨晓华 杨志峰 郦建强 张纪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J].水科学进展,2004,15(2):202-205.
|
[4] | 谢平 李德 陈广才 叶爱中.基于贝叶斯公式的湖泊富营养化随机评价方法及其验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3(2):224-227.
|
[5] | 吴义锋 吕锡武 何雪梅 等.不确定信息下的水体污染因子粗糙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4):136-140.
|
[6] | 朱雷 陈威.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7] | 孔健健 张江山.福州第二水源山仔水库营养类型的判定及变化趋势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11(3):65-67.
|
[8] | 郑丙辉 张远 富国 等.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6):1022-1030.
|
[9] | 刘培桐 薛纪渝 王华东.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92-93.
|
[10] | 庞清江 李白英.东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3,19(5):42-44.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