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西部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 PP. 7-13
Keywords: 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Abstract: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References
[1] | 田胜艳;张文亮;张锐 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009(2)
|
[2] | 刘录三;李新正 东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2002(4)
|
[3] | Somerfield P J;Cochrane S J;Dable S Free-living nematodes and macrobenthos in a high-latitude glacial fjord 2006
|
[4] | 刘录三;孟伟;郑丙辉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Ⅰ.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2008
|
[5] | 刘录三;孟伟;李新正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Ⅱ.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2009
|
[6] |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2004
|
[7] |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2003
|
[8] | 韩洁;张志南;于子山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2001(6)
|
[9] | 房恩军;李军;马维林 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2006
|
[10] | 王瑜;刘录三;刘存歧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2010
|
[11]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 2007
|
[12] | Pinkas L;Oliphant M S;Iverson I L K Food habits of albacore,bluefin tuna,and bonito in California wa-ters 1971
|
[13] | Clarke K R;Warwick R M Change in Marine Commu-nities: An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1994
|
[14] | 赵章元;孔令辉 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2000(2)
|
[15] | 于子山;张志南;韩洁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2001(6)
|
[16] | 刘成;王兆印;何耘 环渤海湾诸河口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002(5)
|
[17] | 于海燕;李新正;李宝泉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状 2006
|
[18] |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2001
|
[19] | 蔡立哲;马丽;高阳 海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评价标准的分析 2002(5)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