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海洋科学  2010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PP. 69-75

Keywords: 沉积物,长江口,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根据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a后(2006年)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元素(Cd,Cr,Cu,Pb,Zn,Al,As,Ca和Sr等)质量比和黏土组分百分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和As)的污染程度,评价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状,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结合2003年的资料,讨论了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a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排序为:As>Cr>Cd>Zn>Cu>Pb;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6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排序为:Cd>As>Cu>Cr>Pb>Zn。从区域差异来看,杭州湾口外泥质区和长江口外东北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r,Zn,Cu和Pb)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出现相对高值。从元素差异来看,Cd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值区的分布明显异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说明Cd存在与其他重金属元素不同的富集机制,很可能是因为Cd更易受悬浮体浓度、有机质含量以及水体盐度的影响。与2003年的资料相比,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a后(2006年)表层沉积物总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和重金属元素(除Cd之外)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高值区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References

[1]  翟世奎,孟伟,于志刚,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的长江口海域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Zabel M,Schneider R R,Wagner T,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s in central Africa as inferred from terrigenous input to the Niger Fan,Quaternary Research,2001.
[3]  戴维明,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4(11).
[4]  陈敏,陈邦林,夏福兴,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移质、底质微量金属形态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5]  苏惠娟,陆维昌,陈晓虹,长江口表层底泥中重金属(铅、镉、铜、锌)化学形态的研究,海洋通报,1988(4).
[6]  邵秘华,王正方,长江口海域悬浮颗粒物中铜、铅、镉的化学形态及分布特征研究,海洋与湖沼,1992(2).
[7]  Hakanson L,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a sedimentological approach,Water Research,1980(8).
[8]  Kwon Y T,Lee C W,Application of multiple ecological risk index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a coastal dredging are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998(1-3).
[9]  马德毅.王菊英 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中国环境科学2003(5)
[10]  国家海洋局,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6.
[11]  国家海洋局,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3.
[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泥沙公报,北京:长江水利委员会,2003.
[1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泥沙公报,北京:长江水利委员会,2006.
[14]  中国水利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北京:中国水利部,200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