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福建近海不同海洋功能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
, PP. 33-39
Keywords: 福建近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赤潮生物,水平分布
Abstract: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对福建省沿岸近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福建近海浮游植物隶属于55属112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48属97种(含变种、变型),甲藻5属10种,蓝藻1属2种,金藻1属3种。硅藻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均占主导地位,甲藻类多分布在闽中近海及东山沿岸,蓝藻类检出率降低,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422.31×102个/dm3,丰度分布呈闽南高,闽中次之,闽东低的态势。叶绿素a的分布与浮游细胞丰度分布大体一致,但在闽中、闽东近海存在近岸与远海的差异,与优势类群的水平分布也有差异。福建近海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中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与以往同期资料比较,硅藻优势类群发生明显变化,甲藻种类数和细胞丰度增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增加,但水平分布变化不大。
References
[1] | .杜琦,张友权,高磊,钱小明,许翠娅. 近年福建海域赤潮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 福建水产. 2002.(04)
|
[2] | .林更铭,杨清良,林金美. 厦门岛周围海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海洋通报. 1993.(06)
|
[3] | .高亚辉,金德祥,程兆第. 厦门港微型浮游生物叶绿素的分布和作用[J]. 海洋与湖沼. 1994.(01)
|
[4] | .张壮丽,叶孙忠,叶泉土. 福建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点[J]. 南方水产. 2006.(05)
|
[5] | .黄加祺,李少菁,俞瑶. 台湾海峡南部漂浮植物[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04)
|
[6] | .黄邦钦,洪华生,林学举,陈纪新.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Ⅰ.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04)
|
[7] | .杨清良. 台湾海峡西侧浮游硅藻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02)
|
[8] | .林更铭,杨清良. 台湾海峡小型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07.(01)
|
[9] | .金德祥. 台湾海峡硅藻类的特点[J]. 台湾海峡. 1982.(01)
|
[10] | .林金美. 厦门西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J]. 台湾海峡. 1991.(04)
|
[11] | .洪华生等编.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M]. 科学出版社 1991
|
[12] | .杨清良,林更铭,蔡秉及. 厦门东侧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J]. 台湾海峡. 2000.(03)
|
[13] | .许珠华,侯建军. 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台湾海峡. 2006.(01)
|
[14] | .谢文玲,陈长平,高亚辉. 台湾海峡中北部至南麂列岛海域2005年冬季硅藻群落结构特征[J]. 台湾海峡. 2007.(03)
|
[15] | .程兆第. 福建南部海区的浮游硅藻及其季节变化[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04)
|
[16] | .李雅琴,程兆第,金德祥. 厦门港浮游硅藻生态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03)
|
[17] | .李少菁,黄加祺,郭东晖,许振祖,陈钢. 台湾海峡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2)
|
[18] | .林元烧,曹文清. 福建沿岸中部和南部海岛周围水域夜光藻生态调查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S1)
|
[19] | .黄毅坚,杜琦,王小奉. 近年福建沿海的赤潮灾害[J]. 自然灾害学报. 1993.(0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