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硅酸盐浓度分布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 PP. 56-59
Keywords: 长江冲淡水,硅酸盐,虾类生物量
Abstract:
根据1998年和2000年东海北部的营养盐调查资料和相应的历史资料,以及同期开展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了冬、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流向以及它对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硅酸盐分布规律和虾类生物量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冲淡水转向的原因可以归纳为4类,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流动界限由123°E,30.3°N到127.3°E,33°N的直线和由123°E,31.8°N到127.3°E,34.5°N的直线所围的区域。长江冲淡水给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提供了大量的硅酸盐,对提高该海区的初级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生物的繁衍生息,提高了生物量。最后,用该海区虾类的分布密度证实了由该水团所做出的对生物量的推论。
References
[1] | 唐启生 贾晓平 郑元甲.中国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及其环境调查图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49-260.
|
[2] | 陈达熙 孙湘平 浦泳修 等.渤海、黄海、东海海洋图集[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
[3] | 孔亚珍 贺松林 丁平兴 胡克林.长江口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海洋学报,2004,26(4):9-18.
|
[4] | 管秉贤.黄、东海浅海水文学的主要特征[J].黄渤海海洋,1985,3(4):1-10.
|
[5] | 李凤岐 苏育松.海洋水团分析[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12.348.
|
[6] | 吕华庆.1997年冬季东海高氧水分布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60-16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