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模型及系统概念设计应用
Keywords: 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生态需水
Abstract:
摘要: 绿洲是荒漠中的特殊景观 ,在干旱、半干旱地理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该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主要界面。绿洲的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 (包括遥感和 GIS) ,可以建立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系统 ,使之服务于绿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原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基于遥感 (RS)和 GIS的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的模型进行了概念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洲生态环境动态调控系统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
References
[1] | 高华君.绿洲的定义修正及其命名与分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23(1):64~69.
|
[2] | 韩德林.新疆人工绿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57~70.
|
[3] | 汤奇成.中国干旱区水文及水资源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4~68.
|
[4] | 陈清硕.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11(5):25~29.
|
[5] | 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
[6] | 沈清林.民勤绿洲生态用水量初步研究.见:水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研究与实践.夏军主编.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
[7] | 贾宝全.干旱区生态用水的概念和分类——以新疆为例.干旱区地理,1998,21(2):8~12.
|
[8] | 王芳.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研究.博士论文2000,27~50.
|
[9] | 李丽娟,郑红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见: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4~80.
|
[10] | 刘燕华.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8~8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