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卫星热红外预报地震研究新进展
Keywords: 卫星热红外,地震预报,进展
Abstract:
摘要: 作者将随机共振概念引进卫星热红外领域,在卫星图像上发现六种与地壳运动有关的异常现象,制定了卫星热红外预报全球6级以上地震的6项判别标志及其量化评分标准。本文通过卫星热红外的高新技术,开展了全球地壳运动微观动态的研究,成功预报了建台以来全球80%以上强震的时间和震级,可见,卫星热红外信息与宏观异常结合研究,一定会在人类减轻强震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References
[1] | 徐秀登译、强祖基校.地球热红外辐射-地震活动性的标志.地质译丛,1991,(2):38~39
|
[2] | 强祖基、赁常恭等.卫星热红外图像亮温异常-短临震兆.中国科学,1998,28(6):564~573
|
[3] | 徐好民.地光探源.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171~174
|
[4] | 强祖基、徐秀登、赁常恭.卫星热红外异常-临震前兆.科学通报,1990,35(17):1324~1327
|
[5] | 郑文衡、王静瑶、张国安.随机共振及其在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国际地震动态,1997,(1):5~6
|
[6] | Fr ank M oss,Kur t Wiesenfeld.背景噪声的好处.科学(中文版),1995,(12):22~25
|
[7] | Jo hn Clar k.超导量子干涉仪(SQ U ID).科学(中文版),1994,(12):23~29
|
[8] | 徐好民.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见徐好民著.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71~80
|
[9] | 徐好民.征兆地质学与地震预报.见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编,吴宁远、李树菁主编,地震科学整体观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02~206
|
[10] | 徐好民.我的地震预报观.科技导报,1991,(6):18~22
|
[11] | 徐好民、陈彪.地震预报困难的核心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天灾综合预测研究—1998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104~10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