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小鼠皮肤创伤后创面局部真皮干细胞参与修复过程

, PP. 886-891

Keywords: 创伤,愈合,干细胞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研究小鼠皮肤创伤后,创面局部的真皮干细胞是否被激活并参与创伤愈合过程。   方法   小鼠背部行全层皮肤损伤后,首先应用腹腔单次注射BrdU2h后标记快速分裂细胞(rapidlydividingcells,RDCs),检测创面局部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反应情况;其次通过多次连续注射BrdU长时间后在体检测标记存留细胞(label-retainingcells,LRCs),以反映创伤后局部真皮干细胞被激活情况;最后分离BrdU在体多次连续标记后的肉芽组织细胞和正常真皮细胞,通过比较其集落形成能力并检测BrdU信号存留情况,研究肉芽组织中真皮干细胞被激活和参与修复的情况。   结果   单次注射BrdU2h后,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仅在表皮基底层和毛囊上皮细胞中存在少量的BrdU阳性细胞,而创伤后在创缘表皮、毛囊、创缘真皮和肉芽组织细胞都发生了明显的增殖反应;创伤后多次连续注射BrdU3d后,通过长时间示踪,证实创面愈合后肉芽组织中存在LRCs,而在正常真皮组织中未检测到被BrdU标记的细胞;进一步发现肉芽组织细胞较正常真皮细胞具有更强的集落形成能力,且在肉芽组织细胞形成的集落中仍可检测到BrdU信号阳性的LRCs。   结论   创面肉芽组织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LRCs,提示皮肤创伤后局部真皮干细胞被激活并参与创伤愈合过程。

References

[1]  陈泽林, 周青, 粟永萍, 等. 小鼠皮肤创伤后创面局部真皮干细胞参与修复过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9):886-891.
[2]  杜娟,孙剑会,李力,等.活细胞工作站使用中的视野漂移与矫正[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8):1896. [2]梁秀梅,杨龙,谭勇,等.胸部外伤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27. [3]王占科,柴长春,何凤田,等.创伤死亡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存活时间、感染率和MODS发生率病历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01):75. [4]邓均,艾国平,周桃莉,等.G-CSF动员循环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对小鼠颅脑损伤修复的可行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2):1131.  DENG Jun,AI Guo-ping,ZHOU Tao-li,et al.Feasibility of MSCs mobilization by G-CSF and its prosthetic effect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Third Mil Med Univ,2007,29(09):1131. [5]杜太超,汪立川,李战强,等.超声波对机体组织及器官的安全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7):1827. [6]钱何布,郑志群.严重创伤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6):1729. [7]王军平,粟永萍.交感神经调节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与展望[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01):10. [8]蒋建新.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01):13. [9]邓万洪,江勇,梁开心,等.23例创伤性连枷胸的救治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15):1662. [10]邱俊,周继红,刘东,等.江西湖南死亡3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伤亡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6):17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