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GM(1,1)模型在中国围产儿死亡率预测中应用
DOI: 10.11847/zgggws2015-31-11-34 , PP. 1478-1480
Keywords: 围产儿死亡率 ,GM(1 ,1) ,预测
Abstract:
?目的应用SAS9.3软件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率进行预测,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2005-2013年围产儿死亡率数据为基础,建立GM(1,1)模型并进行预测。结果GM(1,1)预测模型为(1)(t+1)=-124.2050e-0.0816598t+134.4750,预测结果显示,我国2014-2016年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06781‰、4.67042‰、4.30419‰;各种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较高,可用于外推。结论GM(1,1)模型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率预测效果较好,呈逐年下降趋势,该预测结果对我国妇幼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References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4:214.
[2] 王慧英, 刘菊凝.苏州市2008—2013年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 5(4):24-26.
[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3:222.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4:216.
[5] 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202-224.
[6] 安震东.应用灰色模型预测沈阳市沈河区乙肝流行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0(3):414-415.
[7] 董爱然, 叶荣伟, 郑俊池, 等.中国10县市1993—2005年围产儿死亡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0,26(7):808-810.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eonatal and perinatal mortality:country, regional and global estimates[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9] 叶家林.北京市东城区26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数理医学杂志, 2013, 26(3):321-323.
[10] 许瑾瑾,深圳市光明新区2008—2013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5, 6(2):55-57.
[11] Denkta?, S,Bonsel GJ,Van der Weg EJ,et al.An urban perinatal health programme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perinatal health[J].Matern Child Health J,2012, 16(8):1553-1558.
[12] 杨青, 王芳, 陈秀华.2006—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围产儿死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5):2417-2419.
[13] 周林.GM(1, 1)模型预测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0(5):715-718.
[14] 李立, 杨召, 叶中辉, 等.灰色GM(1, 1)模型在结核病发病率预测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4):396-39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