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3种鼠尾草属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研究
, PP. 70-76
Keywords: 丹参 ,鼠尾草属 ,光合作用 ,光响应
Abstract:
研究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阐明其对环境光合特性的适应和生理响应,为丹参田间高产栽培技术、鼠尾草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测定丹参、宝兴鼠尾草和短唇鼠尾草叶绿素含量,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其光合特性,同时运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光响应曲线均符合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丹参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均最低,分别为0.0403,13.32μmol/(m2·s),24.37μmol/(m2·s);宝兴鼠尾草为最高;短唇鼠尾草居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对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拟合的结果最好。丹参和宝兴鼠尾草不属于典型的阳性植物,短唇鼠尾草则更为耐荫。可以采取与玉米等高竿作物间作或套作,缓和蒸腾作用,以达到提高丹参净光合速率的目的。
References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52.
[2] Ji X Y, Tan B K, Zhu Y Z.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ischemic disease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0, 21: 1089-1094.
[3] 四川省医药卫生志编撰委员会. 四川省医药卫生志.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541.
[4] 杨在君, 缪金城, 张利, 等. 四川和重庆鼠尾草属植物的种类及药用资源.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4): 904-908.
[5] 叶子飘, 于强. 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对光强度和CO2浓度的响应.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 29(3): 33-37.
[6] 王秀伟, 毛子军. 7个光响应曲线模型对不同植物种的实用性. 植物研究, 2009, 29(1): 43-48.
[7] 高鹤, 宗俊勤, 陈静波, 等. 7种优良观赏草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研究. 草业学报, 2010, 19(4): 87-93. 浏览
[8] 韦兰英,曾丹娟, 张建亮, 等. 岩溶石漠化区四种牧草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特征. 草业学报, 2010, 19(3): 212-219. 浏览
[9] Ueda Y S, Nishihara H, Tomita Y O.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Japanese rose species Rosa bracteata and Rose rugosa to temperature and light.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0, 84: 365-371.
[10] 张宪政.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辽宁农业科学, 1986, 3: 26-27.
[11] Thornley J H M. Mathematical Models in Plant Physiology.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6: 86-110.
[12] Ye Z P, Yu Q. A coupled model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 for winter wheat. Photosynthetica, 2008, 46(4): 637-640.
[13] 黄俊, 郭世荣, 吴震, 等. 弱光对不结球白菜光合特性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8(2): 352-358.
[14] 肖亚雯, 王康才, 杨磊, 等. 不同居群半夏光合及荧光动力学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11): 1339-1342.
[15] 钱莲文, 张新时, 杨智杰, 等. 几种光合作用光响应典型模型的比较研究.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 27(2): 197-203.
[16]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30-131.
[17] 董志新, 韩清芳, 贾志宽, 等. 不同苜蓿品种光合速率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 生态学报, 2007, 27(6): 2272-2278.
[18] 孙旭生, 林琪, 赵长星, 等. 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9, 29(3): 1428-1436.
[19] 蒋高明. 植物生理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5-66.
[20] 林保花, 刘金祥, 肖生鸿, 等. 粤西乡土香根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动态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1): 2041-2045.
[21] 刘金祥, 陈伟云, 肖生鸿. 黑籽雀稗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草业学报, 2009, 18(6): 254-258. 浏览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