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业学报  2013 

玉树地区融合决策树方法的面向对象植被分类

DOI: 10.11686/cyxb20130508, PP. 62-71

Keywords: 面向对象,决策树,玉树地区,植被分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植被类型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最直接、最敏感的指示器。草地作为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为高原草地退化、荒漠化等研究提供直接的信息,也可以为全球变暖、冻土退化等提供间接的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为陆面模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参数。大面积区域的植被分类可以通过将研究区内的位置、纹理和地形属性等信息综合考虑来完成,面向对象的植被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多重信息进行分割和合并,来生成植被类型图。而且,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决策树分类方法成图时像元分散的缺点。利用TM假彩色合成影像、ASTERDEM数据和MODIS的EVI和LST产品,对玉树地区的高寒草地类型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划分,总体精度为49.32%。虽然相比仅用单独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略微偏低,不过该方法可以在保持环境、地域等因子同植被类型统计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决策树方法带来的“椒盐效应”。此外,植被模型的物理过程、参数计算和获取环境因子等都比较复杂,本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为植被分类制图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References

[1]  李韧, 赵林, 丁永建, 等. 地表能量变化对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过程的影响. 冰川冻土, 2011, 33(6): 1235-1242.
[2]  王一博, 王根绪, 沈永平, 等. 青藏高原高寒区草地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研究. 冰川冻土, 2005, 27(5): 633-640.
[3]  冯松, 汤懋苍, 王冬梅.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科学通报, 1998, 43(6): 633-636.
[4]  王根绪, 李元寿, 王一博, 等. 近40年来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湿地系统的动态变化. 地理学报, 2007, 62(5): 481-491.
[5]  Wu Q B, Liu Y Z. Groun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its recent change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Cold Reg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38(2-3): 85-92.
[6]  丁永健, 叶佰生, 刘时银, 等. 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检测研究. 科学通报, 2000, 45(2): 208-214.
[7]  赵林, 程国栋, 李述训, 等. 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多年冻土活动层冻结和融化过程. 科学通报, 2000, 45(11): 1205-1211.
[8]  Yi S H, Zhou Z Y, Ren S L, et al. Effects of permafrost degradation on alpine grassland in a semi-arid basi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1, 6(4): 1-7.
[9]  陈君颖, 田庆久. 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研究. 遥感学报, 2007, 11(2): 221-227.
[10]  Xie Y C, Sha Z Y, Yu M.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vegetation mapping: a review.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8, 1(1): 9-23.
[11]  Oberbauer S F, Tenhunen J D, Reynolds J F.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CO2 efflux from water track and tussock tundra in Arctic Alaska. Arctic and Alpine Research, 1991, 23: 162-169.
[12]  Jung M, Churkina G, Henkel K, et al. Exploiting synergies of global land cover products for carbon cycle modeling.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6, 101(4): 534-553.
[13]  李晓兵, 史培军.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中国主要植被类型 NDVI变化规律研究. 植物学报, 1999, 41(3): 314-324.
[14]  李影, 王友宝, 刘登义.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尾矿场植被调查.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1): 1981-1984.
[15]  张秀敏, 盛煜, 南卓铜, 等.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青藏高原温泉区域高寒草地植被分类研究. 草业科学, 2011, 28(12): 2074-2083.
[16]  李荣平, 周广胜, 王玉辉, 等. 羊草物候特征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生态学杂志, 2006, 25(3): 277-280.
[17]  翁中银, 何政伟, 于欢.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地表覆盖遥感信息提取. 地理空间信息, 2012, 10(2): 110-112.
[18]  Harken J, Sugumaranr R. Classification of low a wetlands using an airborne hyperspectral image: A comparison of the spectral angle mapper classifier and an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5, 31(2): 167-174.
[19]  Walker J S, Briggs J M. An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of an arid urban forest with true-color aerial photography.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mote Sensing and Data Fusion over Urban Areas. USA, 2005: 66-85.
[20]  张学儒, 刘林山, 张镱锂, 等. 基于 ENVI ZOOM 面向对象的高海拔灌丛植被提取——以定日县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 26(4): 104-108.
[21]  周春艳, 王萍, 张震勇, 等. 基于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的城市用地分类.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1): 39-44.
[22]  江辉, 周文斌, 刘瑶. 鄱阳湖湿地遥感分类研究及应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23(6): 648-652.
[23]  苏伟, 李京, 陈云浩, 等. 基于多尺度影像分割的面向对象城市土地覆被分类研究. 遥感学报, 2007, 11(4): 521-530.
[24]  齐红超, 祁元, 徐瑱. 基于C5.0决策树算法的西北干旱区土地覆盖分类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9, 24(5): 648-654.
[25]  张永双, 马寅生, 胡道功, 等.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调查与灾后重建避让选址研究. 地质学报, 2010, 84(5): 593-605.
[26]  焦全军, 张兵, 赵晶晶, 等. 基于航空高光谱影像的青海省玛多县高寒草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草业学报, 2012, 21(2): 43-50. 浏览
[27]  宋杨, 万幼川, 申绍洪, 等.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混合分类模型用于NDVI时序影像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 2007, 32(5): 406-409.
[28]  王晓爽, 胡卓玮, 赵文吉, 等. 基于 EVI 植被指数的大尺度草地多源信息综合分类研究. 草业科学, 2011, 28(1): 10-17.
[29]  王志伟, 赵林, 冯琦胜, 等. 青藏高原冻土区划与草原分类一致性分析. 草业科学, 2012, 29(6): 851-856.
[30]  张艳楠, 牛建明, 张庆, 等. 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草业学报, 2012, 21(1): 229-238. 浏览
[31]  范月君, 侯向阳, 石红霄, 等.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2, 21(3): 294-302. 浏览
[32]  周华坤, 赵新全, 温军, 等. 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 草业学报, 2012, 21(5): 1-11. 浏览
[33]  梁天刚, 冯琦胜, 黄晓东, 等.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11, 20(5): 252-258.
[34]  胡宏昌, 王根绪, 王一博, 等. 江河源区典型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水热过程对植被盖度的响应. 科学通报, 2009, 54(2): 242-250.
[35]  潘保田, 李吉均. 青藏高原: 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2(1): 108-115.
[36]  金会军, 赵林, 王绍令, 等. 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的地温特征及退化方法.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6, 36(11): 1009-101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