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盾叶薯蓣植物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Keywords: 盾叶薯蓣,植物学,概述
Abstract:
对近年来我国在盾叶薯蓣生物特性、资源多样性、生态环境、良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植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针对盾叶薯蓣市场需求以及资源保护的实际,提出了建立基因库进行资源系统评价、采取先进技术对盾叶薯蓣资源进行研究与利用以及完善盾叶薯蓣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等建议。
References
[1] | 王元兰.快速提高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率的研究.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2):5.
|
[2] | 佟玲,张胜科,李锦,等.酶解法提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1(2):81.
|
[3] | 周振起,封玉贤.薯蓣皂苷元分离工艺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西北植物学报,1995,15(3):254.
|
[4] | 鲁鑫焱,赵怀清.薯蓣皂苷元的提取与分离分析方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65.
|
[5] | 陈钧,王俊,杨克迪,等.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苷元的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3,24(3):1.
|
[6] | 马敬中,陈长水,江洪,等.黄姜中皂素的提取及含量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微型化学实验专辑),2000,111.
|
[7] | 向纪明.黄姜中提取薯蓣皂素的新工艺研究.安康师专学报,2003,15:56.
|
[8] | 王元兰.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研究.经济林研究,2002,20(2):67.
|
[9] | 郭文松.薯蓣皂苷和苷元的研制.贵州化工,1996,2:14.
|
[10] | 韩紫岩.薯蓣皂苷元提取方法的改进.开封医专学报,1997,16(4):12.
|
[11] | 黄进,刘丽.黄姜提取薯蓣皂苷元及葡萄糖的工艺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1,17(6):119.
|
[12] | 周雨丝.应用糖化酶改良法提取黄姜皂素.湖北农业科学,2003,5:91.
|
[13]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薯蓣综合利用组.治疗冠心病的新药--穿龙冠心宁研制成功.医药工业,1977,2:3.
|
[14] | 李伯刚,周正质.治疗心血管病新药地奥心血康的化学.新药与临床,1994,13(2):28.
|
[15] | 丁志遵,唐世蓉.甾体激素药源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5.
|
[16] | 曹玉芳,胡正海.盾叶薯蓣实生苗根状茎的形态发生及薯蓣皂苷积累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3,23(7):1154.
|
[17] | 曹玉芳,林如.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发育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4):288.
|
[18] | 曹玉芳,林如.盾叶薯蓣根状茎的发育解剖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3,23(2):297.
|
[19] | 郭永兵,张友德.盾叶薯蓣根茎中薯蓣皂苷元的分布.湖北农业科学,2002,5:106.
|
[20] | 徐成基.中国薯蓣资源--甾体激素药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6,61,79,168.
|
[21] | 李朝阳,杨朝霞,陈功锡,等.不同居群盾叶薯蓣生长、叶形态及皂苷元含量的研究.生命科学研究,2003,7(1):58.
|
[22] | 陈家宽,杨继.植物进化生物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07.
|
[23] | 陈世骧.进化论与分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2.
|
[24] | 黄春洪,杭悦宇,周义锋,等.中国盾叶薯蓣主要居群种质分析.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23(2):68.
|
[25] | 黄春洪,杭悦宇,周义锋,等.我国盾叶薯蓣居群遗传结构分析.云南植物研究,2003,25(6):641.
|
[26] | 朱应建.黄姜的生态环境及其在武当山区的分布研究.市场研究与开发,1998,14(3):124.
|
[27] | 卫选能.汉阴黄姜气候条件分析.陕西气象,2003,4:21.
|
[28] | 朱英杰,王菊凤,陈军,等.野外条件下光强对盾叶薯蓣影响的初步研究.生命科学研究,1995,5(2):155.
|
[29] | 李军超,李向明,郭晓思,等.盾叶薯蓣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1842.
|
[30] | 怀志平,丁志遵.黄姜皂素含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研究.中国药物学报,1989,24(9):702.
|
[31] | 赵庆元,陈湘琴,杨燕,等.云南高原几个盾叶薯蓣种质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种子,2003,1:41.
|
[32] | 王志安.组织培养方法筛选高皂甙元含量的盾叶薯蓣的研究.中药材,2002,33(4):361.
|
[33] | 王志安.盾叶薯蓣四倍体的诱导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37.
|
[34] | 张友德,张君芝,秦天才,等.黄姜有性繁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1):8.
|
[35] | 王定育.黄姜良种繁殖技术.种子科技,2003,6:360.
|
[36] | 张学荣,李向明,曹英凤,等.盾叶薯蓣种苗培育技术.陕西林业科技,2001,4:73.
|
[37] | 卢向阳,罗泽民.几种试剂处理对黄姜种子萌发的影响.特产研究,2002,24(1):9.
|
[38] | 彭凤梅.盾叶薯蓣实生种子萌发及实生苗的生长.中国种业,2002,11:15.
|
[39] | 黄涛,张君芝,张友德.温度、光照和几种药剂处理对黄姜种子萌发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114.
|
[40] | 黄书汉.黄姜人工高产栽培技术.四川农业科技,2000,10:21.
|
[41] | 王志安,王日照,李建伟,等.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薯蓣试管苗产量和薯蓣皂苷含量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2,27(4):300.
|
[42] | 肖春桥,李加儒,朱广惠.多效唑对盾叶薯蓣叶片活性氧代谢与膜脂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21(2):170.
|
[43] | 易志建.盾叶薯蓣愈伤组织培养.组织研究,2001,19(3):21.
|
[44] | 徐向丽,刘选明.黄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湖南技术科技,2000,27(1):5.
|
[45] | 奚元龄,颜昌敬.植物组织培养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
[46] | 徐向丽,刘选明,周朴华,等.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微块茎的离体诱导.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4):282.
|
[47] | 毕世荣.通过组织培养筛选高皂素盾叶薯蓣单株.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4):1.
|
[48] | 谢毕霞.黄姜组织培养及高含量单株选择研究.中南林学院学报,1999,19(4):1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