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药对网络中社团的网络特征数值分析
Keywords: 网络科学 ,社团结构 ,药对 ,数值分析 ,气血理论
Abstract:
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刻画中医理论有助于中药配伍研究的现代化和程序化。该文通过药对网络表示药物之间的直接作用关系,然后分析该网络的社团特征与血气功效的映射关系,最后以方剂为桥梁研究了血气理论在药对网络上的网络表达。研究发现,药对网络具有强的社团结构特征,每个社团由一系列关联紧密的药对组成。社团在药对功效上具有明显的理血和理气功效的相斥性,即同一个社团基本不会同时出现理血功效的药对和理气功效的药对,或者二者均不出现。由此将药对网络所涉及的386个单味中药划分成3类社团:理血(B)社团、理气(Q)社团和灰色社团。把262首方剂依次映射在这3类社团上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一个方剂包含Q社团单味中药,那么它以99.84%的概率也包含B社团的单味中药;同时包含B和Q社团单味中药的方剂数量为140首。因此,对于一个方剂所包含的单味药物满足"有Q就有B,有B未必有Q"的规律,这个数值规律完全吻合中医的血气理论:理气必理血,理血未必理气(出血若因外伤或血热,那么理气就会加重出血)。一方面该文寻找到具有高辨识度的宏观网络数值特征,可以为判断新方剂合理性提供网络数值参考;另一方面论文从数值分析的角度证明了人体血与气的关系。
References
[1] 付先军, 王振国. 传统药性理论指导下的海洋中药复方研究思路探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 15(3): 489.
[2] Salton G. The smart retrieval system experiments in automatic document processing[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71.
[3] Li Shao, Zhang Bo, Jiang Duo, et al. Herb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co-module analysis for uncovering the combination r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formulae[J]. BMC Bioinformatics, 2010, doi:10.1186/1471- 2105-11-S11-S6.
[4] 李贵海, 涂晓龙. 常用中药药对分析与应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王立群. 中医临床常用药对手册[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6] 李冀. 方剂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7] Girvan M, Newman M E J.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cial and biological networks[J].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99(12):7821.
[8] 汪小帆, 李翔, 陈关荣.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 施学丽, 邓家刚, 蒋筱, 等. 195首治疗乳腺增生中药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 15(7): 1544.
[10] 高剑虹, 李文泉, 范春琦,等. 方和谦治疗肝郁脾虚证中药配伍规律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13, 32(2): 95.
[11] 包祖晓, 田青, 高新彦,等. 235首抑郁情绪治疗方剂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34(5): 763.
[12] 石洁, 胡元会, 周雪忠, 等. 高血压病中医方-药-证关系的无尺度网络分析[C]. 上海: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2008.
[13] 李明, 佟琳, 张伟娜, 等. 汉唐止痛方剂的复杂网络方法分析[J]. 中医药信息,2012, 29(3): 22.
[14] 陆瑞敏, 罗云, 鲍陶陶,等. 基于复杂网络的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核心药症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 25(8): 666.
[15] 黄源, 杨铭, 陈佳蕾,等.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配伍特点[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8(15): 7.
[16] 杨铭, 田雨, 陈佳蕾,等. 应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发现中医方剂中的药对[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 13(2): 89.
[17] 杨铭, 田雨, 陈佳蕾,等. BK算法在中医方剂"基本方"发现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2, 37(21):3323.
[18] 雷蕾, 杨策, 温先荣,等. 基于复杂网络的心绞痛血瘀证中药组方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3, 8(9): 1101.
[19] 杨铭, 焦丽静, 陈佩奇,等. 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及其在中医肿瘤临床数据挖掘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 14 (2): 1376.
[20] 房恭, 周雪忠, 刘保延, 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基本药物和穴位的研究[J]. 中医杂志,2009, 50(9): 794.
[21] 周雪忠, 刘保延, 王映辉,等. 复方药物配伍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 15(11): 98.
[22] 任钧国, 马晓斌, 林成仁,等. 基于网络方法的中药方剂药理作用配伍规律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0, 35(18): 2469.
[23] 倪青, 陈世波, 周雪忠,等. 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方-药-证关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 13(11): 19.
[24] 孙正. 基于药物属性的中药方剂组网及药物社团发现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3.
[25] 祁明浩, 蒋萌, 王瑞平,等. 基于无尺度网络法的4116张胃癌中医处方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 15(5): 910.
[26] 张润顺, 周雪忠, 姚乃礼, 等.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肝脾不调证的配伍特点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 12(6): 882.
[27] 付先军, 王振国, 范磊,等. 基于《诊方辑要》文本挖掘与关联网络的丁甘仁临床用药经验挖掘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3, 45(8): 63.
[28] 刘超男, 徐笋晶, 李赛美. 基于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方法的《伤寒论》方药按治法分类的知识发现[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16(6): 1229.
[29] 任玉兰, 孙天晓, 高燕,等. 基于二分网络社团划分的腧穴配伍规律研究思路[J]. 针刺研究,2014, 39(2): 148.
[30] 顾浩, 马莉, 袁斌, 等. 基于温辛肝功效网络的活血化淤治法抗肝癌作用机制解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4, 39(13): 2417.
[31] 王耘, 张燕玲, 史新元, 等. 中药功效网络的构建及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 10(5): 105.
[32] 曹佳, 王耘. 基于化学成分关系药物网的亲缘植物药药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 38(3): 453.
[33] 朱伟, 丘小惠, 徐筱杰, 等. 治疗慢性肾病中药计算机网络药理学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2010, 40(8): 1085.
[34] 陈杲, 刘彪, 姜淼, 等. 丹参与三七配伍协同分子机制的系统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 12(4): 56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