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位置与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PP. 912-917 Keywords: 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位置植物种类生活污水污染物去除率 Abstract: 利用3种栽种植物的美人蕉(CannaindicaLinn)湿地(M)、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inn.)Spreng)湿地(L)、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Piper)Stapf]湿地(S)和未栽种植物的对照湿地(CK),研究高、中、低出水口及不同植物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来自常熟生态试验站生活污水厌氧池,以间歇式进水方式运行,进水水力负荷为0.15m3·m-2·d-1。结果表明:不同出水口位置对NH4+-N(铵态氮)、NO3--N(硝态氮)、COD(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出水口位置的降低NH4+-N的去除率显著增加,最大去除率达到98.3%。出水口位置升高NO3--N与COD的去除率则显著增加,高出水口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7.4%和64.5%。与中、低出水口处理相比,高出水口的TN(总氮)去除率提高22.5%~27.6%。而对TP(总磷)的去除率恰恰相反,高出水口处理TP去除率比中、低出水口低20.6%~28.9%。3种有植物湿地——美人蕉湿地、狼尾草湿地、苏丹草湿地对NO3--N、TN、TP、COD去除率显著高于未栽种植物的对照湿地,分别提高74.4%~98.6%、11.3%~17.8%、8.60%~16.3%与14.1%~19.0%。3种植物湿地之间对NO3--N、TN、TP、COD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对NH4+-N的去除效果,美人蕉湿地显著低于其它3种湿地。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出水口位置控制和栽种湿地植物,可以有效地改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