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沙漠  20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Keywords: 沙尘气溶胶,沙尘天气,质量浓度,垂直分布,塔克拉玛干沙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Grimm1.108、ThermoRP1400a以及TSP等仪器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不同高度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天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80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高,80m高度PM2.5和PM1.0质量浓度明显低于4m高度PM10,80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低。频繁的沙尘天气是影响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浓度含量的主要因素。②夜间至日出,PM质量浓度逐渐降低,最低基本上出现在08:00,随后质量浓度逐渐增大,18:00前后浓度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步降低。其规律与风速的昼夜变化完全一致。③TSP月平均质量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4月和5月浓度最高,随后逐渐减低。3—9月也是PM月平均质量浓度的高值区域,4m高度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发生在5月,其浓度为846.0μg·m-3。80m高度PM10浓度远高于PM2.5和PM1.0浓度,PM2.5和PM1.0浓度相差较小。风沙天气对大气中的不同粒径粒子的浓度含量影响较大,风沙天气越多,粗颗粒含量越高,反之则细颗粒越多。④沙尘天气过程中不同粒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晴天<浮尘天气<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的规律。各种沙尘天气中,PM10/TSP表现为晴好天气高于浮尘天气,浮尘天气远高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⑤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浓度随着粒径的减小,浓度逐渐降低。不同高度、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每隔3~4d形成一个峰值区,与每隔3~4d出现沙尘天气强度增强过程直接相关。

References

[1]  邱金桓,孙金辉.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分析[J].大气科学,1994,18(1):1-9.
[2]  王明星,张仁健.大气气溶胶研究的前沿问题[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1):119-124.
[3]  延昊,矫梅燕,毕宝贵,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尘气溶胶观测研究[J].中国沙漠,2006,26(3):389-393. 浏览
[4]  李霞.乌鲁木齐气象要素对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06,23(3):484-488.
[5]  孔春霞,郭胜利,汤莉莉.南京市生活区夏秋季节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35-38.
[6]  郭斌,任爱玲,李良玉,等.石家庄秋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4(5):714-719.
[7]  杨龙,贺克斌,张强,等.北京秋冬季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06,18(2):23-28.
[8]  王庚辰,谢骅,万小伟,等.北京地区气溶胶质量浓度及组分随高度的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1):37-40.
[9]  韩素芹,李培彦,李向津,等.天津市近地层PM2.5的垂直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2008,17(3):975-979.
[10]  孙玫玲,穆怀斌,吴丹朱,等.天津城区秋季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J].气象,2008,34(10):60-66.
[11]  张正偲,董治宝,赵爱国,等.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特征——以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7,24(4):550-555.
[12]  李锋.沙尘源区示踪方法及分布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7,24(4):550-555.
[13]  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暴发生条件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7,18(4):490-496.
[14]  韩致文,王涛,董治宝,等.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风沙活动的时空分布[J].地理科学,2005,25(4):455-460.
[15]  陈霞,魏文寿,刘明哲.塔里木盆地沙尘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以塔中为例[J].中国沙漠,2008,28(5):920-926. 浏览
[16]  李晋昌,董治宝,王训明,等.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的季节变化及成因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1):142-148. 浏览
[17]  王敏仲,魏文寿,杨莲梅,等.塔里木盆地一次东灌型沙尘暴环流动力结构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3):370-376.
[18]  沈建国,刘菲,牛生杰,等.一次沙尘暴过程TSP质量浓度的连续观测和分析[J].中国沙漠,2006,26(5):786-791. 浏览
[19]  高卫东,袁玉江,刘志辉,等.新疆沙尘源状况及其沙尘气溶胶释放条件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5):969-973.
[20]  岳平,牛生杰,沈建国,等.一次特强沙尘暴的微气象要素及PM10观测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1):118-123.
[21]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周边地区PM10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11,31(2):323-330. 浏览
[22]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暴过程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11,31(6):1548-1553 浏览
[23]  风速的日变化规律.http://www.bzxzx.cn/newshow.asp?id=1069&mnid=1359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