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文化本质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文化选择
Keywords: 图书馆学,文化建构,工具论,主体性,民族性
Abstract:
图书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但图书馆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方式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文献接受和文化理解,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建构性特征。图书馆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图书馆文化建构的内在品质,研究馆员与用户这两个主体在文献表达和文化理解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特征与民族特征,并按照图书馆学自身的学科逻辑,努力构建能够为其它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参考文献10。
References
[1] | 黄宗忠.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3(6)
|
[2] | 傅荣贤.具体文献在古代书目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知识管理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07(12)
|
[3] | 傅荣贤.论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情报资料工作,2008(1)
|
[4] | 范并思.论重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体系[J].图书馆论坛,2007(6)
|
[5] | 杜小宁,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
[6] | 黄俊贵.明确图书馆本质体现图书馆本质:从"图书馆"定义说开去[J].新世纪图书馆,2006(4)
|
[7] | 俞君立,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
[8] | 邱五芳.内容重于传递:图书馆不应回避的社会责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
[9] | 蒋永福.图书馆学话语的谱系学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
|
[10] | 恩斯特·卡西尔;李小兵,符号神话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