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与湖沼 2015
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Keywords: 大鹏澳,浮游植物,水产养殖,牡蛎,种群结构 Abstract: 于2013 年8、10 月及2014 年2、5 月对大鹏澳牡蛎养殖区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采样调查。利用设置的3 个站位(牡蛎养殖区S1、养殖区外S2、靠近湾口S3)的数据研究了牡蛎养殖对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本次考察共鉴定出大鹏澳浮游植物58 属144 种, 丰度为6.15×103—5.94×106cells/L。其中, 硅藻36 属100 种, 占种类总数的69.4%, 丰度在4.5×103—5.93×106cells/L 之间; 甲藻15 属34 种, 占总种类的23.6%, 丰度范围为1.5×102—4.53×104 cells/L; 蓝藻、绿藻、隐藻等共7 属10 种。在牡蛎养殖期(8 月至2 月), 养殖区内养殖水层浮游植物总丰度低于非养殖区, 硅藻丰度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90%以上, 硅藻丰度与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 与硅藻空间分布特点不同, 养殖区内甲藻丰度显著低于非养殖区。牡蛎收获后的5 月, 养殖区内的甲藻丰度高于非养殖区。牡蛎养殖区站位S1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35, 明显低于非养殖区S2(2.68)和S3(2.69)。与此相似, 养殖区内站位S1 均匀度J(0.27)明显低于非养殖区站位S2(0.49)和S3(0.51)。本研究表明, 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 能够显著降低浮游植物丰度、种类多样性和均匀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