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地下水资源系统三级分区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DOI: 10.11820/dlkxjz.2002.06.005, PP. 554-563

Keywords: GIS数据库,地下水资源,流域分区,水文地质单元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地表水与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体在地表与地下介质中的运移和储存方式不同,在水资源评价中所采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各异。中国第一轮水资源评价中,仅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一项,不同部门评价计算的结果年资源总量差达1000×108m3/a[1](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8左右),这个数据相当于中国正在组织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总调水量的一倍以上。作者认为在中国第一轮水资源评价中,地表水采用流域分区进行评价,地下水则采用水文地质单元的分区方法进行评价,是引起中国水资源总量误差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自然界的四水转化关系十分复杂,分别采用地表水流域评价法或水文地质单元评价法,都无法避免水资源总量评价的误差问题。论文通过研究提出中国水资源三级评价分区方案,在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采用一二级按流域分区与地表水系统取得一致,三级按地下水单元分区的方法,解决中国新一轮水资源评价的误差问题。

References

[1]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中国水资源评价[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2]   汤奇成,熊怡等.中国河流水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金栋梁.长江流域的水文特征[J].长江志通讯,1987(2).
[4]   杨远东.长江流域的水资源[J].长江志通讯,1987(2).
[5]   张国良等.21世纪中国水供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6]   于海英,曹剑峰.地理信息系统(G IS)在地下水领域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J].世界地质,1997,16(4).
[7]   宫辉力等.地理信息系统(G IS)在地下水领域应用的一些进展[J].工程勘察,1996(1).
[8]   施嘉炀.水资源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9]   J i Chuanm ao,W ang Zhaox in.Groundw ater developm en t fo r ag ricu ltu re in no rthern Ch ina[J].P roceed ing s of30th In terna tiona l Geolog ica l Cong ress.T he N etherland s.V SP,1997,22.
[10]   叶庆华.刘高焕等.基于G IS的时空复合体——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模型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
[11]   钱正英,张光斗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第21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2]   林学钰,廖资生.地下水管理[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1995.
[13]   W ang Hongzhen etc.(Ed s.).In terchange of Geo sciences Ideas betw een the East and the W est[M].P roceed ing sof 15th In ternational Sym po sium of IN H IGEO(1990,Beijing),1991.
[14]   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科学出版社,199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