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DOI: 10.11820/dlkxjz.2010.03.009, PP. 312-318

Keywords: 耕地开垦,耕地利用,年均变化率,相对变化率,新疆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其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3期耕地动态变化数据。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对新疆3期耕地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面积变化和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年均净增和开垦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耕地年均流失速度持续递减;耕地开垦由绿洲地区向沙漠、戈壁延伸,而耕地流失则主要集中在绿洲地区,中东、西北和西南的边缘地区的耕地面积变化相对较大(Rid>1.02);耕地开发结构由草地和林地为主转向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发结构由裸土地、盐碱地为主转向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耕地的利用结构以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相互转化始终是负转化,与草地间的转化是正转化。

References

[1]  石玉林, 封志明.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4): 293-298.
[2]  谢高地, 章予舒, 齐文虎.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模型与决策支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3]  封志明, 李飞, 刘爱民.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集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4]  叶志华, 刘国栋, 钱永忠.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应用前景与技术对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5]  徐勇.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001, 20(3): 240-246.
[6]  崔读昌. 中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提高的途径. 中国农业气象, 2001, 22(2): 25-32.
[7]  Song Wei, Chen Baiming, Chen Xiwei. Evaluation for us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grain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f Cangshu, Taihe and Ansa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9, 19(1): 46-54.
[8]  吴绍洪, 戴尔阜, 靳京. 山东省禹城市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资源科学, 2007, 29(1): 21-26.
[9]  毕继业, 朱道林, 王秀芬, 等. 基于GIS的县域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08,24(1): 94-100.
[10]  刘新卫. 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以安塞县和常熟市为例.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5.
[11]  王秀芬. 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技术潜力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6.
[12]  郑海霞, 封志明, 张陆彪, 等. 甘肃省县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方法. 经济地理, 2006, 26(4): 632-635.
[13]  Meng Lihong, Chen Yaning, Li Weihong, et a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Tarim River Basin, Xinjiang, China. Geographic Science, 2009, 19(1): 89-95.
[14]  鲁奇, 任国柱. 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与优化配置.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5]  陈百明. 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16]  张福锁, 马文奇. 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 土壤与环境, 2000, 9 (2): 154-157.
[17]  陈同斌, 曾希柏, 胡清秀.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地理学报, 2002, 57(5): 531-53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