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无定河流域产沙量变化的淤地坝效应分析
DOI: 10.11821/yj2008040009
Keywords: 水沙变化 ,淤地坝 ,效应 ,有效减沙 ,无定河
Abstract:
摘要: 无定河流域1971~1989年的年均流量、悬移质含沙量及输沙率比1954~1970年的明显变小,而月均水沙过程曲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上述水沙过程的变化受到197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而淤地坝建设是主因。为探讨淤地坝的减沙效应,提出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这一概念,并拟合了动态变化的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与年份之间的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无定河流域各年代产沙量的变化情况相符。自1990年以来无定河流域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呈明显递减趋势,导致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流域的产沙量出现增大现象。为了抑制该流域的产沙量,势必需要加大淤地坝建设的力度。如果想使该流域的产沙量逐渐减少,则至少要使流域内年淤地坝有效减沙面积逐年增加。
References
[1] 王随继.黄河下游河型的特性及成因探讨.地球学报,2003,24(1): 73~78.
[2] 冉大川.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资源科学,2006,28(1): 93~100.
[3] 冉大川,左仲国,上官周平.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分析.水利学报,2006,37(4): 443~450.
[4] 韩学士,宋日升.伊克昭盟砒沙岩侵蚀特征及治理对策.人民黄河,1996, 31~33。
[5] 毕慈芬.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治理对策探讨.泥沙研究,2001,(4): 1~6.
[6] 王随继.黄河中游冻融侵蚀的表现方式及其产沙能力评估.水土保持通报,2004,(6): 1~5.
[7] 叶青超.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8] Wang Suiji, Hassan Marwan A, Xie Xiaoping.Relationship between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channel geometry and land area incre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atena, 2006, 65(3): 302~314.
[9] 王随继.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过程对比.地理研究,2007,26(3): 508~517.
[10] 许炯心,孙季.无定河淤地坝拦沙措施时间变化的分析与对策.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 26~30.
[11] 杨新,延军平,刘宝元.无定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 637~642.
[12] 冉大川,罗全华,刘斌,等,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减洪减沙及减蚀作用研究.水利学报,2004,35(5): 7~13.
[13] 王随继.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侵蚀产沙与植被相互作用的临界现象.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 20~23, 28.
[14]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沈冰.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趋势分析及其成因.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 67~71.
[15] 李景宗,张玫.浅谈加快红柳河坝库群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中国水土保持,2002,(6): 6~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