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08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DOI: 10.11821/yj2008040017

Keywords: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粮食波动,粮食安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论如下 :(1)1978年以来,中部地区粮食产量总体持续增长,年均增长2.12%;(2)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年均占到全国水平的30.01%,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波动会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客观的影响;(3)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幅度不大;(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应从我国粮食安全的高度去重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References

[1]  张剑雄.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6):78~82.
[2]  徐芳,蒋少龙.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农村经济,2007,(11):16~19.
[3]  邹凤羽.中国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农村经济,2005,(9):7~9.
[4]  周小萍,陈百明,汪鹏.中国未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34~140.
[5]  王铮,郑一萍.全球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地理研究,2001,20(3):282~289.
[6]  Huang J,Rozelle S.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grain yields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853~864.
[7]  Johnson D Gale. Agriculture adjustment in China: Problem and prospect.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26:70~77.
[8]  邓群钊,贾仁安,梁英培.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实证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1):105~109.
[9]  袁璋,许越先,吴凯.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地位及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分析.农业技术经济, 2006,(4):63~67.
[10]  周慧秋.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5.
[11]  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7~14.
[12]  刘耀彬,陈志.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679~684.
[13]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8~340.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部六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8~29.
[15]  陈元,郑新立,刘克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思路与研究对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62~63.
[16]  尹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3,24(10):4~9,70.
[17]  王青华,陈棣.我国粮食生产周期波动与粮食安全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3):92~94.
[18]  邵立民.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1):23~2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