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农学报 1992
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固定化细胞酶液水解辐射预处理稻麦秸秆的研究, PP. 92-98 Abstract: 用1×10~5、3×10~5、5×10~5和10×10~5Gy的电子束和电子束加4%NaOH复合预处理稻麦秸秆。预处理稻秆200目以上粉末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中。用1%纤维素酶水解电子束预处理稻麦秸秆48小时,葡萄糖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10~5Gy照射的比未预处理的增加了70%—80%;而复合预处理稻麦秸秆的葡萄糖得率在5×10~5Gy以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分别为36%和35%,比未处理的10.2%增加了约2.5倍,而用10×10~5Gy的反而下降。通过辐射聚合在纱布表面覆盖高分子poly(HEA)、poly(HEMA)、poly(HPMA)、poly(A-4G)和poly(A-TMPT),并以此作为固定化里氏木霉细胞的载体。这些载体均能较好地固定化里氏木霉细胞,固定化细胞的滤纸活性(FPA)均高于游离细胞,其中覆盖poly(HPMA)的载体固定化细胞的效果最好,FPA为3.5U/ml,比游离细胞增加了近40%。用这些固定化细胞的酶液水解NaOH和电子束复合预处理的稻麦秸秆,其葡萄糖得率随辐照剂量和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4%NaOH和10×10~5Gy处理的稻麦秸秆第6天的葡萄糖得率为19%和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