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洞错混杂带内部结构及构造岩片组合特征
DOI: 10.6046/gtzyyg.2012.02.14, PP. 75-78
Keywords: 遥感解译,混杂带,岩片组合,蛇绿岩
Abstract:
为了对洞错混杂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将其分为玄武岩岩片带、蛇绿混杂岩带和蛇绿岩带3个次级构造带,这3个次级构造带在平面上近平行延伸,向东、西方向收敛,在剖面上呈叠瓦式向南逆冲。实地检查证明,遥感解译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各带内岩块的物质组成、几何结构大不相同,中部的蛇绿混杂岩带是洞错混杂带的主带。
References
[1] | 高廷林,汤耀庆.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段构造混杂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4,8(1):1-18.
|
[2] | 曾庆高,毛国政.1:25万改则幅报告[R].西藏:西藏地质调查院(06528),2002.
|
[3] | 王国灿,张克信,梁斌,等.东昆仑造山带结构及构造岩片组合[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22(4):352-356.
|
[4] | 陶晓风,刘登忠,朱利东,等.浅析构造混杂带的类型及组成特征——以滇西兔峨幅、弥沙井幅1:5万区调为例[J].中国区域地质,2001,20(2):137-140.
|
[5] | 刘登忠,王国芝,陶晓风,等.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初步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2000,19(3):312-317.
|
[6] | 吴新国,吕继东.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构造岩片划分及形成——以仲巴—桑桑段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30(3):320-32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