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
, PP. 1167-1174
Keywords: 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水资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叉小波变换
Abstract:
采用小波相关和交叉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和北界位置变化对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华北区南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所缓解,但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东北部仍处于持续缺水期;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与副热带高压脊线及北界位置变化相关密切,存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显著相关振荡,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年代际尺度相关凝聚性最强;时域中年际尺度相关存在局部化特征,年代际尺度相关具有阶段性。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副热带高压脊线和北界位置偏北并维持反气旋型环流,有利于水汽向华北输送,使得华北降水增多,是近年来华北中南部降水蒸发差增大的主要原因;而东亚季风减弱不利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以及蒙古高原显著增暖导致蒸发增大等因素,使得华北东北部仍处于持续缺水期。
References
[1] | 孙淑清.近五十年来华北地区旱涝特征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及对未来趋势的探讨[J]. 高原气象, 1999, 18(4): 541-551
|
[2] | 王英, 曹明奎, 陶波, 等.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06, 25(6): 1032-1040
|
[3] | 孙燕, 王谦谦, 钱永甫, 等.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异常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6, 25(6): 1127-1138
|
[4] | 梁萍, 何金海, 陈隆勋, 等. 华北夏季强降水的水汽来源[J]. 高原气象, 2007, 26(3): 460-465
|
[5] | 马京津, 于波, 高晓清, 等. 大尺度环流变化对华北地区夏季水汽输送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8, 27(3): 517-523
|
[6] | 于淑秋. 近50年我国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6): 787-793
|
[7] | 范广洲,吕世华,程国栋.华北地区夏季水资源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Ⅱ):华北地区夏季水量丰、 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高原气象, 2002, 21(1): 45-51
|
[8] | 刘波, 马柱国, 丁裕国. 中国北方近45 年蒸发变化的特征及与环境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6, 25(5): 840-848
|
[9] | 杨辉,宋正山. 华北地区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析[J]. 高原气象, 1999, 18(4): 496-508
|
[10] | 张庆云.1880年以来华北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J]. 高原气象, 1999, 18(4): 486-495
|
[11] | 赵声蓉,宋正山,纪立人. 华北汛期降水与亚洲季风异常关系的研究[J]. 气象学报, 2002,60(1): 68-75
|
[12] | 孙卫国. 气候资源学[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150-220
|
[13] | 高桥浩一郎. 从月平均气温、 月降水量来推算蒸散发量的公式[J]. 天气(日本), 1979, 26(12): 29-32
|
[14] | 马柱国. 我国北方干湿演变规律及其与区域增暖的可能联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5): 1011-1018
|
[15] |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 高原气象, 1999, 18(4): 465-476
|
[16] | 汪宏宇, 龚强, 孙凤华, 等.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05, 24(6): 1024-1033
|
[17] | 范广洲,吕世华,程国栋.华北地区夏季水资源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 近40年华北地区夏季水资源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 2001, 20(4): 421-428
|
[18] | 马晓波. 华北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J]. 高原气象, 1999, 18(4): 520-524
|
[19] | 周连童,黄荣辉. 华北地区降水、 蒸发和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变化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11(3): 280-295
|
[20] | 张庆云,卫捷,陶诗言. 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8(3): 307-318
|
[21] | 徐桂玉, 杨修群, 孙旭光. 华北降水年代际、 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3): 511-518
|
[22] | 谭桂容, 孙照渤. 西太平洋副高与华北旱涝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20(2): 206-211
|
[23] | 魏凤英.华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背景及其前兆强信号[J].气象学报, 2003, 61(3): 354-363
|
[24] | 宋正山,杨辉,张庆云. 华北地区水资源各分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1999, 18(4): 552-566
|
[25] | 孙卫国,程炳岩.交叉小波变换在区域气候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 2008, 19(4): 479-487
|
[26] | 孙卫国,程炳岩,顾万龙. 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北极涛动的多时间尺度相关[J]. 高原气象, 2008, 27(2): 430-44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