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下水化学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 PP. 8-18

Keywords: 水化学特征,水化学类型,地下水,演化,塔里木河中下游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下游14个断面57眼地下水监测井样品离子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了塔里木河中下游地下水化学成分特点、水化学类型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中下游各断面地下水pH值变化不大,矿化度和各离子差异明显,地下水水样以Na+、Cl-占绝对优势;矿化度较低的断面其离子浓度变化较小,反之,矿化度高的断面其离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从塔里木河中游沙吉利克断面至铁依孜断面地下水化学类型由以Cl-SO4-Na、Cl-Na-Mg和Cl-SO4-Na-Mg型水为主,逐渐过渡为以Cl-SO4-Na-Mg和Cl-Na型水为主,在下游阿克敦断面至考干断面地下水化学类型由以Cl-SO4-Na-Mg、Cl-Na-Mg型水为主过渡为以Cl-Na、Cl-HCO3-Na和Cl-Na-Mg为主;时间上,2006年中游断面沿河道地下水化学类型由Cl-SO4-HCO3-Na型过渡为Cl-SO4-Na-Mg型再到Cl-Na型水,而2010年则由Cl-SO4-Na型过渡为Cl-SO4-Na-Mg型再到Cl-Na型水,在下游,2006年沿河道地下水化学类型由Cl-SO4-Na型过渡为Cl-SO4-Na-Mg型再到Cl-Na(Mg)型水,2010年则由Cl-SO4-Na-Mg型直接过渡为Cl-Na-Mg型和Cl-Na型水。塔里木河中下游水样化学组成均落在Gibbs提出的BoomerangEnvelope模型上翼,暗示研究区水样化学组成受到蒸发/结晶作用影响。另外,土地利用变化、灌溉、施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References

[1]  郑丹,李卫红,董天增,等. 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堤防修建对地下水位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4,24(6):745-750.
[2]  陈永金,陈亚宁,李卫红,等.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生态输水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5,60(2):309-318.
[3]  胡汝骥,樊自立,王亚俊,等.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22-326.
[4]  陈亚宁,李卫红,陈亚鹏,等.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与生态恢复〔J〕.生态学报,2007,27(2):539-544.
[5]  马金珠,高前兆. 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方法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3,26(1):44-49.
[6]  陈永金,陈亚宁,李卫红,等.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输水响应的阶段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6,27(7):1299-1304.
[7]  董维红,苏小四,侯光才,等.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2):288-292.
[8]  滕彦国,左锐,王金生,等.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0,21(1):127-136.
[9]  刘英,包安明,陈曦.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地下水空间分布动态模拟〔J〕.资源科学,2006,28(5):95-101.
[10]  郜银梁,陈军锋,张成才,等. 黑河中游灌区水化学空间变异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1,34(4):575-583.
[11]  陈永金,李卫红,刘加珍. 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的修建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5,28(1):26-32.
[12]  李卫红,陈永金,张保华,等. 塔里木河中游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化学,2011,30(2):459-465.
[13]  苏永红,朱高峰,冯起,等. 额济纳盆地浅层地下水演化特征与滞留时间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9,32(4):544-551.
[14]  席海洋,冯起,司建华,等.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1,28(4):592-602.
[15]  赖坤容,姜军,刘秀花,等. 渭河陕西“二华”段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1,28(3):427-432.
[16]  丁贞玉,马金珠,何建华. 腾格里沙漠西南缘地下水水化学形成特征及演化〔J〕.干旱区地理,2009,32(6):948-957.
[17]  连英立,张光辉,聂振龙,等. 西北内陆张掖盆地地下水温度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识别〔J〕.干旱区地理,2011,34(3):391-399.
[18]  陈忠升,陈亚宁,李卫红,等. 塔里木河干流径流损耗及其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变化〔J〕.地理学报,2011,66(1):89-98.
[19]  付爱红,陈亚宁,李卫红.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生态学报,2009,29(5):2418-2426.
[20]  陈亚宁,崔旺诚,李卫红,等. 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J〕.地理学报,2003,58(2):215-222.
[21]  陈亚宁,叶朝霞,毛晓辉,等. 新疆塔里木河断流趋势分析与减缓对策〔J〕.干旱区地理,2009,32(6):813-820.
[22]  陈亚宁,徐长春,杨余辉,等. 新疆水文水资源变化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9,64(11):1331-1341.
[23]  刘建周,邹剑锋,陈东亮,等. 塔里木河干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J〕.人民黄河,2005,27(2):52-53.
[24]  刘文杰,苏永中,杨荣,等. 民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矿化度的时空变化〔J〕.环境科学,2009,30(10):2911-2917.
[25]  章光新,邓伟,何岩,等.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J〕.水科学进展,2006,17(1):20-28.
[26]  马金珠,李相虎,黄天明,等. 石羊河流域水化学演化与地下水补给特征〔J〕.资源科学,2005,27(3):117-122.
[27]  温小虎,仵彦卿,常娟,等. 黑河流域水化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4,24(1):1-6.
[28]  王瑞久. 三线图解及其水文地质解释〔J〕.工程勘探,1983(6):6-11.
[29]  陈静生,陶澎,邓宝山,等. 水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87.
[30]  郝兴明,陈亚宁,李卫红.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3):262-272.
[31]  陈亚宁.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水文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9.
[32]  周孝明,陈亚宁,李卫红,等. 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退化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1389-139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