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7 

风沙过渡区耕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阳区为例

, PP. 537-541

Keywords: 风沙过渡区,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榆阳区1984~2003年各乡镇耕地NPP单位面积量及总量进行分区动态测算。研究表明①1984~2003年,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在波动中上升;②1984~2001年,榆阳区北部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远高于南部,且呈较快上升趋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呈较平缓的波动变化,且略有下降;③1984~2001年,榆阳区城区、近郊、远郊的差异性在单位耕地面积净第一性生产力上体现为城区>近郊>远郊;在耕地NPP总量方面,城区、近郊和远郊都表现为在波动中上升,三区变化以远郊波动幅度最大;④榆阳区耕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的大幅增长有农业投入增加的原因,但主要得益于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References

[1]  Lieth H,Whittaker R H.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Biosphere[M].New York:Springer-Verlad Press,1975.
[2]  王卫,李秀彬.中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1):24~28.
[3]  周广胜,张新时.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193~200.
[4]  周广胜,张新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1):11~19.
[5]  周广胜,郑元润,陈四清.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J].林业科学,1998,34(5):2~11.
[6]  胥晓.四川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4,23(6):19~24.
[7]  柯金虎,朴世龙,方精云.长江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3,27(6)764~77.
[8]  韩晓增,王守宇,宋春雨,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5,25(2):203~208.
[9]  于书霞,尚金城,郭怀成.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的土地利用政策环境评价[J].地理科学,2004,24(6):727~732.
[10]  史纪安,陈利顶,史俊通,等.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2003,23(4):494~499.
[11]  刘殿伟,宋开山,王丹丹,等.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2006,26(3):277~283.
[12]  李同升,徐冬平.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5):551~556.
[13]  李月臣,刘春霞.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1):45~52.
[14]  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  郑元润,周广胜,张新时,等.农业生产力模型初探[J].植物学报,1997,39(9):831~836.
[16]  冯险峰,刘高焕,陈述彭,等.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过程模型研究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3):369~378.
[17]  崔林丽,史军.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8~17.
[18]  郝明德,党廷辉,刘冬梅.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系统适度生产力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1):94~97.
[19]  许英勤,吴世新,刘朝霞.塔里木河下游垦区绿洲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干旱区地理,2003,26(3):208~216.
[20]  李志刚,段焕娥.西北高寒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农牧业发展——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地理科学,2005,25(5):551~555.
[21]  钟诚,何宗宜,刘淑珍.西藏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5):573~579
[22]  于兴修,杨桂山,王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动向[J].地理科学,2004,24(5):627~633.
[23]  何毓蓉,周红艺,张保华,等.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1):20~25.
[24]  李忠武,蔡强国,曾光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生产力关系模拟研究——以王家沟小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1):53~57.
[25]  榆阳区统计局.榆阳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2004.
[26]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浓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以榆阳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28(3):352~35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