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沉积学报  2011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成因

, PP. 1058-1068

Keywords: 大面积砂体,地形坡降,物源,四川盆地,上三叠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以砂质沉积为主,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泛。弄清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成因,对预测优质储层分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系统的层序地层划分、物源分析、砂体展布研究和沉积相编图,并结合水槽实验和现代地质调研,认为晚三叠世四川盆地古地形平坦,发育多个物源。以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体系为主。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布广泛,相带稳定,厚度均一;湖泊沉积体系分布于川南,以浅湖亚相为主,向盆地西南存在出水口。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划分出4期三级沉积层序,须二、四、六段均位于各三级沉积层序的低位体系域,沉积物供给速率大于等于基准面上升速率,物源供给充分。须二、四、六段可进一步划分出多期4级沉积层序,湖平面进退频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体分布面积主要受地形坡降、物源供给和水体频繁进退控制。小的地形坡降提供了地质背景。它不仅造成大面积浅水区的发育,而且造成水流的侧向侵蚀能力、水流流态等发生改变。充足的物源供给提供了物质保障。多物源体系的存在,造成砂体从多方向进入盆地,在平面上叠置连片。而水体中砂质含量增高,水流的搬运机制、侧向侵蚀能力差异,有利于砂体向前推进。水体频繁进退是砂体大面积分布的重要途径。水体频繁进退过程中,三角洲前缘长期遭受的河流,波浪,以及沿岸流的强烈改造,发生强席状化,分布面积扩大。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