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积学报 2011
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重要层段沉积相特征, PP. 712-723 Keywords: 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浅水三角洲,c沉积相 Abstract: 马王庙地区新沟咀组下段为江汉盆地重要的产层之一,也是今后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区域。通过岩芯观察、室内镜下薄片鉴定分析、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古气候、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该区新沟咀组下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滨、浅湖等沉积亚相和若干微相类型。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受控于东北方向汉川物源和西北方向汉水物源影响,分别发育东北—西南向和西北—南东向展布的三角洲朵体,尤以前者发育更广。其中Ⅱ油组沉积期沉积水体相对更深,三角洲沉积分布范围最广,Ⅲ油组次之,Ⅰ油组沉积期水体最浅,三角洲沉积分布最小,三角洲沉积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为发育。对三个油组中重要小层下31、下25和下13小层沉积相带和储集砂体分布规律分析表明下25小层水下分流河道分布范围最广,储集砂体沉积最厚,砂体展布规律与水下分流河道分布趋于一致,下31小层和下13小层的沉积相带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而下13小层西北部的三角洲前缘砂体更为发育。各微相砂体物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因而各小层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和砂体较厚区应为区域上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也为今后寻找岩性油气藏的优选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