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学报 2013
退化耕地转化为紫花苜蓿草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5.008, PP. 888-894 Keywords: 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土壤轻组有机碳 Abstract: 为探明不同退耕还草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有效发展可持续农业,对退化耕地转化为自然草地和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草地后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草地和紫花苜蓿草地均能改善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与2003年相比,自然草地和苜蓿草地在2007年LFOC分别增加41%和30.91%。此外,苜蓿草地有利于提高土壤氮含量以及通过生产苜蓿草料增加农户经济收入。试验期间,苜蓿年平均地上干生物量为1957.1kg·hm-2。然而,苜蓿长期生长不利于深层土壤水分和0~20cm土壤有效磷的提高。相比2003年,2007年苜蓿地200~500cm的土壤水分下降了32.6%,显著低于土壤的永久萎蔫系数,而0~20cm土壤速效磷含量也与苜蓿生长年限成反比(r=-0.735**,P≤0.01)。总之,相比自然草地,在控制苜蓿生长年限的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是改善土壤质量和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建议苜蓿生长的年限不要超过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