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学报 2013
陕北石油区牧草秸秆对油污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修复效应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6.010, PP. 1101-1108 Keywords: 石油污染土壤,土壤修复,牧草秸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土壤养分 Abstract: 利用牧草秸秆或直接种植绿肥牧草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最经济有效的生物措施。通过采集陕北石油污染区典型荒地土壤,分别以3种石油污染水平油土混合培养后,施入当地6种常见牧草秸秆粉碎样品进行分解培养试验,检测不同牧草秸秆对油污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有效性等生物化学性质的修复效应,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修复效果。结果表明6种牧草秸秆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3种水平油污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K、有效Mn和有效Zn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H2O2酶活性。综合而言,轻度污染时,紫羊茅(Festucarubra)秸秆修复效果最好,其次为小冠花(Coronillavaria)和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中度污染时,只有苜蓿(Medicagosativa)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重度污染时,苜蓿的修复效果最好,其次为紫羊茅和小冠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