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安全教育学及其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 PP. 109-113

Keywords: 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学,安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深入剖析了安全教育现象与规律,归纳出其“以人为核心”的属人本质属性、源于安全培训实践的显著特征和综合与交叉的学科属性。首先,通过对教育学与安全科学的比较与借鉴,从学科视角提出了安全教育学概念,阐述了其属性、特征、研究范畴、功能及其学缘关系等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其次,在系统分析安全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安全教育学六个层面的基础理论体系,阐述了安全教育学三层次六方面研究内容;最后,根据学科体系划分与构建的原则,参照安全科学与教育科学学科体系,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安全教育学横向与纵向学科体系。

References

[1]  王志亮,张翠荣.参与式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5(3):92-94.
[2]  \[22\]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S\].〖ZK)〗〖FL)〗
[3]  〖ZK(#〗青岛贤司(日).安全教育学\[M\].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翻译组译.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1-34.
[4]  徐德蜀.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8-149.
[5]  巩长春.工业安全教育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14-55.
[6]  邱少贤.关于安全教育学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3,3(2):38-42.[ZK)]
[7]  \[5\] [ZK(#]中国安全科技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大百科全书(第1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66-280.
[8]  罗云.注册安全工程师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57-166.
[9]  陈松,吴超.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89-99.
[10]  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19):67-71.
[11]  郭俊明,吴越,杨紫嘉.建筑学专业建筑安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2(19):45-50.
[12]  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初探\[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84-89.
[13]  韩庆军,梁萍.安全教育在生产及教学中的重要性\[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9(1):46-47.
[14]  刘桑花.民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4):109-111. 浏览
[15]  周英,杨冠洲.对地勘安全工作的认识和安全教育工作思考\[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0(1):67-69.
[16]  \[14\]吴超.安全科学方法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7-8.
[17]  吴超.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5-15.
[18]  刘潜,吴宗之.安全科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探讨\[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0,10(4):9-11.
[19]  \[17\]陈友松.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163-192.
[20]  \[18\]胡鸿.安全教育学及其方法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1]  彭冬芝.安全教育方法新论\[J\].电力安全技术,2004,6(2):20-21.
[22]  杨春林.现代科学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4,4(1):18-1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