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钢铁企业氮氧化物减排途径和措施研究

, PP. 51-54

Keywords: 钢铁企业,氮氧化物,减排,脱硝措施,剩余煤气发电,烧结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随着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逐年递增,我国酸性降水已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变。本文根据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在分析钢铁企业NOx产生环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消减NOx排放总量的途径和措施,并针对目前钢铁行业脱硝措施尚不完备,指出现阶段钢铁企业NOx减排不宜追求过高的脱硝效率,应将减排的重点放在落实脱硝政策、鼓励低氮燃烧和脱硫脱氮一体化技术的研发等方面,并进一步严格控制NOx的排放。

References

[1]  〖ZK(#〗郭东明.硫氮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2-213.
[2]  刘大钧,魏有权,杨丽琴.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氮氧化物减排形势研究\[J\].环境工程,2012,30(5):118-123.[ZK)]
[3]  ZK(#]兰涛,张晓瑜,武征,等.处理含铁尘泥的DRI工艺优选及污染防治措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5):4-6.
[4]  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
[5]  李士琦,武骏,李京社,等.关于电炉炼钢流程发展的几点认识\[J\].钢铁,1997,32(7):72-75.
[6]  金永龙.烧结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解析\[J\].烧结球团,2004,29(5):6-8.
[7]  杨飏.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硝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46.
[8]  乔欢.烟气再循环对炉内氮氧化物生成影响的数值模拟\[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6.
[9]  胡俊鸽,张东丽,曲余玲.炼铁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J\].世界钢铁,2009(4):26-31.
[10]  古田周平(日本).降低焦炉NOx的燃烧结构的开发\[J\].燃料与化工,2006,37(9):60-65.
[11]  罗国民.烟气回流技术在蓄热式轧钢加热炉的应用\[J\].工业炉,2011,33(4):19-20.
[12]  滕均成.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马钢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J\].冶金动力,2010(3):89-90.
[13]  邴国强,孙艳萍.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6(4):62-64.
[14]  岳建华,王凯,萨仁高娃.降低燃气电厂NOx排放量的方法比较\[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1):5-8.
[15]  熊玮,廖继勇,毕学工,等.脱除烧结烟气中NOx的初步研究\[J\].烧结球团,2007,32(1):12-15.
[16]  \[16\]于树斌,崔钧,陈胜,等.烧结烟气脱硝——科学选择技术路线\[N\].中国冶金报,20120607,第B01版.
[17]  廖继勇,储太山,刘昌齐,等.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J\].烧结球团,2008,33(4):1-5.
[18]  胡秋玮,向晓东,周志辉,等.炭基材料用于烧结烟气脱硝的可行性探讨\[J\].矿产综合利用,2012(4):59-63.
[19]  \[19\]赵德生.太钢450 m2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实践\[C\]//中国金属学会,河北省冶金学会.2011年全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山西太原,2011:17-24.
[20]  陈凯华,宋存义,张东辉,等.烧结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比较\[J\].烧结球团,2008,33(5):29-32.
[21]  \[21\]王漫.钢铁厂烧结机烟气脱硝技术选择\[C\]//中国金属学会河北省冶金学会,河北省冶金学会.2011年全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太原:2011:314-3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