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黄石冶钢变电站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PP. 34-37
Keywords: 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数值模拟,变电站
Abstract:
目前遍布全国的电网工程项目大多都面临着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本文选取黄石冶钢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对场地岩溶塌陷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场区各个剖面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各个钻孔点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结果,从而获得了该场地岩溶地基的稳定性分布图;最后根据稳定性评价结果,并结合相关地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现场施工处理措施和防治对策,以为有效处理岩溶地基溶洞稳定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References
[1] | ZK(#〗王明龙.谈岩溶地面塌陷原因及形成机理\[J\].山西建筑,2012,38(36):82-83.
|
[2] | 王昭良.连州市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和基础选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
[3] | 陈国亮.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
[4] | 袁道先,蔡桂鸿.岩溶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
[5] | 刘昌芪,卢武强,陈贤齐.黄石岩溶地貌初探\[J\].黄石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3(2):46-52.
|
[6] | 王明起,王玲,陈伯恒,等.大冶市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其防治对策\[J\].2010,24(6):688-690.
|
[7] | 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Fast Language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3 Dimension,User’s Manual\[M\].USA,Minnesota: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2005.
|
[8] | 曹文贵,程晔,赵明华.公路路基岩溶顶板安全厚度确定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21-625.
|
[9] | 刘之葵,梁金城.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地球与环境,2005,33(z):440-444.
|
[10] | \[10\]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
[11] | 周建普,李献民.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J\].冶矿工程,2003,23(1):4-11.
|
[12] | 孟振,吴益平.岩溶地基土洞稳定性评价中坍塌平衡法的改进与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6):122-124.
|
[13] | 邓红卫,朱和玲,周科平,等.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前后处理优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8(2):60-62.
|
[14] | 胡斌,张倬元,黄润秋,等.FLAC3D前处理程序的开发及仿真效果检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9):1387-1391.
|
[15] | 郑金杯,刘高,沈虹,等.广东岩溶塌陷区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评估方法及数值模拟研究\[J\].电力建设,2012,33(12):44-47.
|
[16] | 王瑞,陈海霞,王广峰.ANSYS有限元网格划分浅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21(4):8-11.
|
[17] | 宁连旺.ANSYS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发展\[J\].山西科技,2008,23(4):65-68.
|
[18] | 龚纪文,崔建军,席先武,等.FLAC数值模拟软件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26(3):321-32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