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水源地水量与城市需水量平衡分析
, PP. 8-11
Keywords: 备用水源地,城市需水量,水量平衡分析,扬州市
Abstract: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在各大中型城市建设备用水源地,对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备用水源地分为发展预留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探讨了备用水源地分别作为预留发展水源地、应急水源地、预留发展和应急同时兼顾水源地时对城市水量的要求以及与城市需水量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城市生活需水量和工业需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扬州市区,通过城市需水量计算来论证备用水源地水量要求,并验证了拟将夹江河段作为扬州市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备用水源地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1] | ZK(#〗王郑,王祝来,荆肇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及输水通道建设研究——以南京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4):49-52.
|
[2] | 段永侯,王家兵,王亚斌,等.天津市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29-39.
|
[3] | 史正涛,刘新有.城市水安全与应急水源地建设——以昆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2):24-28.
|
[4]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R\].江苏省人大第146号,2008.
|
[5] | 戴长雷,迟宝明,刘中培.北方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4):42-44.
|
[6] | 沈晓娟,徐向阳,崔韩.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J\].灾害学,2007,22(1):134-137.
|
[7] | 邵新民,王蓓.建立浙江省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初步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5):54-56.
|
[8] | 姚红,于海霞.论江苏省昆山市以长江为备用水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给排水,2005,27(3):14-17.
|
[9] | 毅力,章松祝,刘孔英.杭州市备用水源方案选择比较\[J\].水利技术监督,2008,(3):12-14.
|
[10] | \[10\]Svintsov,A.P.Water resources as a base for the supply of drinking water\[J\].Hydro.Technical Construction,2001,35(4):201-205.
|
[11] | 柯礼丹.人均综合用水量预测需水量——观察未来社会用水的有效途径\[J\].地下水,2004,(26):1-5.
|
[12] | \[12\]方韬.合肥市城市需水量预测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ZK)〗〖FL)〗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