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业科学  2014 

甘南地区歪头菜生殖分配对生殖产量的影响

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266, PP. 884-891

Keywords: 歪头菜,甘南地区,生物量分配动态,生殖分配比例,生殖转换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现存生殖分配(StandingReproductionAllocation)的方法研究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unijuga)生物量生殖分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植株在整个生长季中,各构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季节变化表现为营养分配比重不断减少,生殖分配比重不断增加,但营养生物量分配比例占绝对优势,而在蕾期和花期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量(蕾、花生物量)分配比例仅在10%左右;多年生歪头菜种群幼龄时期植株生殖生物量分配仍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生殖产量的生物量分配却表现出2年龄>5年龄>4年龄;2年龄植株蕾-花生物量转换比例和花-荚生物量转换比例分别为1∶1.17和1∶1.36,5年龄植株的分别为1∶0.94和1∶1.31,说明2年龄植株比5年龄植株有较高的生殖利用率,而5年龄植株落花、落荚现象明显。以上结果揭示出,植株对有性繁殖的小比例投资以及生殖转换中产生的生殖损失可能是导致该地区歪头菜种群有性繁殖体种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而影响这一原因的因素可能是生长季过程中的环境干扰和养分竞争等问题。

References

[1]  操国兴,谢德体,钟章成,刘芸.植物种群的生殖分配.四川林业科技,2003,24(2):25-29.
[2]  钟章成.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生态学杂志,1995,14(1):37-42.
[3]  孙凡,钟章成.植物繁殖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与行为生态学的结合点.植物生态学报,1998,30(2):76-86.
[4]  王仁忠,祖元刚,聂绍荃.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553-555.
[5]  张爱勤,谭敦炎,朱进忠.新牧1号杂花苜蓿生物量分配动态及生殖产量的研究.中国草地学报,2007,29(6):48-52,58.
[6]  彭仁清.野生豆科牧草歪头菜再生体系构建及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片段克隆.兰州:兰州大学,2010.
[7]  Seok D L,Choi B H.Taxonomic relationships in East Asian Vicia species with unijugate leaves based on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Journal of Plant Biology,1998,41(3):201-207.
[8]  Volkov Y G,Kakareka N N,Kozlovskaya Z N,Pleshakova T I.New strain of Vicia unijuga mosaic virus revealed in the Amur oblast.Russia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9,35(1):32-36.
[9]  郭伟,邓巍,燕雪飞,潘星极,陈红霞.植物生殖分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150-155.
[10]  邢福,郭继勋,王珂.狼毒种群生殖构件数量特征与生殖配置研究.草业学报,2005,14(4):111-115.
[11]  周纪纶.植物种群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9-94.
[12]  靳牡丹,邹春静,宋晴.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时空动态研究进展.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80-85.
[13]  付天飞,曾波,叶小齐,孟金柳,张艳红,吴国平,卢立霞.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对水淹逆境的生殖响应.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2):325-328.
[14]  张川黔,顾明.贵州优良野生牧草——歪头菜.贵州农业科学,1998,26(3):63.
[15]  侯贵传,徐立郭,郭世宁.歪头菜的开发与利用.中国野生植物,1991(4):42-43.
[16]  滕有德,徐向上,陈学群.川东北和川西南野生蔬菜资源.西南农业学报,1996(9):147-153.
[17]  梁称福,陈正法,刘志明,肖和艾.大围山珍稀野生蔬菜资源及开发与保护.湖南农业科学,2001(1):51-52.
[18]  高权荣,乔俊继,渠弼.蒙药歪头菜总黄酮含量测定.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2,8(2):35.
[19]  郑志勇,王德芳.北京山区几种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初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23-24.
[20]  张彦广.河北省野生花卉调查及部分种的引种栽培研究.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1]  丁培俊.野生优良牧草——歪头菜.中国草地,1996(2):78.
[22]  郑健,张彦广,李惠卓.野生花卉歪头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55-58.
[23]  刘玉红.野豌豆属五种牧草的核型分析.中国草地学报,1986(5):38-42.
[24]  刘玉红.八种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遗传学报,1988,15(6):424-429.
[25]  梁万福,幸亨泰.歪头菜染色体核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1):66-68.
[26]  王好友,裴颜龙,刘祥君.东北地区野豌豆属Vicia L.物种生物学研究Ⅶ.歪头菜及其近缘种核型分析.植物研究,1995,15(3):368-372.
[27]  乔俊缠,任常胜,曹春然,朱庆玲.歪头菜的形态组织鉴定.中药材,1997,20(3):132-135.
[28]  董然,文连奎,李丹茹,姚玉霞,陈丹.广东菜、歪头菜、鳌麻子菜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分析.中国林副特产,1996(4):24-2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