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航天航空的科技原理现状与对UFO的原理猜想
|
Abstract:
[1] | 南英, 丁全心, 陈哨东, 等 (2013) 基于自然数值算法的众多飞行器轨迹一体化全局优化设计.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6, 636-659. |
[2] | 南英 (2014) 人类特色的科学探索研究: 总结与未来方向. 科技纵览, 184, 88-100 |
[3] | Nan, Y. (2014) Methodologies on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JET-IJENS, 13, 11-32. |
[4] | Nan Y. (2014) Traditional nature sciences are unoptimizable methodologies to explore whole unive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ecurity (IJCSS), 5, 24-35. |
[5] | Wang, S.C. (2005) Analysis on spiral and fan-shaped UFO in China. Academic Report, Dalian World UFO Conference. |
[6] | 王思潮 (2010) 三?一八UFO事件分析与综述. 飞碟探索, 10, 12-14. |
[7] | 王思潮 (2013) 奇异扇状波纹状UFO的初步分析. 飞碟探索, A2, 10. |
[8] | 王思潮 (2011) 机遇 瓶颈 新路 在飞碟探索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飞碟探索, 10, 8-9. |
[9] | 王思潮 (2008) 我三十余年的UFO科学探索. 飞碟探索, 1, 10-12. |
[10] | 王思潮 (2007) 华北华东地区上空奇异UFO调查分析——将UFO研究引向定量的科学分析(开幕式特邀报告). 上海UFO科学论坛. |
[11] | 王思潮 (2009) 开普勒望远镜升空随想录. 中国国家天文, 5, 68-73. |
[12] | Anderson, D.F. and Eberhardt, S. (2001) Understanding flight. McGraw-Hill, New York. |
[13] | 罗克韦尔国际公司, 编 (1988) 张钟林, 等, 译. 航天飞机运输系统.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 |
[14] | 赵少奎 (1994) 导弹与航天技术导论. 中国宇航出版社, 北京. |
[15] | 南英 (1996) 空天飞机概念论证的若干问题分析,863-2-2. 汇报报告,9601会议论文,北京. |
[16] | 闻新, 杨嘉伟 (2002) 军用卫星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防御技术, 4, 7-11. |
[17] | 闻新, 马文弟 (2006) 小卫星编队与反卫星卫星. 中国航天, 4, 29-33. |
[18] | 闻新, 等 (2006) 反卫星武器的现状与未来. 国防信息化, 4, 20-27. |
[19] | 闻新, 等 (2006) 外空武器与外空对抗的发展与未来. 外军信息战, 6, 1-5 |
[20] | 南英, 陆宇平, 龚平 (2009) 自由飞行中的最优飞行轨迹. 系统仿真学报, 20, 234-238. |
[21] | 南英, 黄海 (1997) 空射航天武器系统与空射小卫星概念研究. 863航天技术通讯, 9, 25-46. |
[22] | 闻新, 陈勃红 (2001) 国外军事侦察卫星的发展状况. 现代防御技术, 4, 5-9. |
[23] | 刘燕斌, 南英, 陆宇平 (2010) 弹道导弹突防策略进展.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 18-23. |
[24] | 闻新, 等 (2006) 美国XSS-10小卫星的飞行试验与分析. 863先进防御技术, 6, 11-21. |
[25] | 涂永梅, 南英, 彭云, 李延其 (2007) 载机与巡航弹最优突防策略. 弹道学报, 3, 41-43. |
[26] | 南英, 吕学富, 陈士橹 (1995) 基于仿真技术时拦截再入体的间歇制导与滤波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1, 78-82. |
[27] | 陈士橹, 吕学富 (1983) 导弹飞行力学. 航空高等学院教材. |
[28] | Curtis, H.D. (2005) Orbital mechanic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Elsevier, Amsterdam. |
[29] | 黄国强, 南英, 陆宇平 (2010) 二级入轨空天飞机上升轨迹优化. 宇航学报, 3, 641-647. |
[30] | 南英, 肖业伦 (1997) 空天飞机最优轨迹/推进性能研究. 飞行力学, 2, 27-32. |
[31] | 南英, 陆宇平, 龚平 (2009) 登月返回再入轨迹的优化设计. 宇航学报, 5, 1842-1847. |
[32] | 南英, 陈士橹, 吕学富, 李小龙, 陈立怡, 袁建平 (1994) 航天器再入轨迹与控制进展.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5, 1-12. |
[33] | 南英, 陈士橹 (1994) 再入弹头尾翼烧蚀时的容错控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4, 39-44. |
[34] | 黄国强, 南英, 陈芳, 王斯财 (2009) 考虑各种随机干扰源有控炸弹攻击区及弹道仿真研究. 弹箭与制导学报, 5, 193-196. |
[35] | 闻新 (2001) 纳米技术与纳卫星. 国际太空, 8, 21-25. |
[36] | 闻新, 王秀丽, 刘宝忠 (2006) 美国试验小卫星XSS-11系统. 中国航天, 7, 22-24. |
[37] | 闻新, 等 (2007) 开展星际寻的飞行, 带动空间科技工业发展. 总装科技委年会. |
[38] | Ying, N., Huang, G.Q., Lu, Y.P. and Gong, P. (2010) Global 4-D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spacecraft. Science China, 53, 2097-2101. |
[39] | 闻新, 周露, 张洪钺 (1998) 国外载人航天飞行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上海航天, 4, 46-50. |
[40] | 闻新, 等 (2006) 美国的DART飞行器和自主交会飞行试验. 863先进防御技术, 8, 15-25. |
[41] | 南英, 陈士橹, 袁建平 (1994) GPS/运动方程对航天器空间导航信息的确定. 导航, 1, 1-8. |
[42] | 闻新, 等 (1999) 载人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 载人航天, 5, 1-6. |
[43] | 闻新, 李东江 (2006) 美国自主交会技术验证卫星. 中国航天, 12, 31-34. |
[44] | 南英, 彭云 (2006) 一种实用的地形回避与地形跟踪算法. 飞行力学, 4, 7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