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学 2010
Industrial seed culture of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
Abstract:
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测定了鞍带石斑鱼人工育苗过程中水环境因子和育苗水体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变化。育苗期间水温28.0~30.7℃; 盐度为27.0~32.0; pH 值为7.39~7.90; 溶氧量6 mg/L 以上; 中午池面平均光照3315.9 lx; 记录了1 d 的光照、水温、溶解氧和pH 的变化; 育苗池前18 d 只加水不换水, 氨氮不断上升, 最低值0.24 mg/L, 最高值2.53 mg/L, 育苗后期采取换水措施, 氨氮迅速下降; 育苗期间, 水体除正常投喂的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桡足类外, 池中出现浮游植物12 种、浮游动物5 种, 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6.92×106 个/L, 原生动物平均生物量0.74×106 个/L。经过34 d 的培养, 得到平均全长2.45 cm 鱼种, 单位水体育苗密度300 尾/m3, 育苗成活率为2.73%。结果表明, 用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简称EM) +高级虾片调节水质的模式, 可以保持育苗水质稳定, 成功培育出鞍带石斑鱼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