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学 2010
Sedimentary record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huangtaizi Estuary
|
Abstract:
根据双台子河口沉积柱中微量金属的含量及沉积物的粒度参数, 结合137Cs 放射性比活度精确定年, 研究了双台子河口的沉积速率和重金属的污染变化特征, 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137Cs 计年的结果表明, 沉积柱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3 cm/a。沉积物的粒径从底层向表层逐渐变细,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减弱。绝大多数重金属的含量基本上都是自底部向上逐渐增加。重金属元素与细粒沉积物(<63μm)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说明细粒物质对重金属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采用地累积指数对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变化进行了评价, 发现除Cd 元素外, 大部分元素均未受到污染(Igeo<0)。推测Cd 的污染可能主要与20 世纪90 年代起至今人类活动对双台子河口产生的影响逐渐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