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hydrophobic acid with different origins
|
Abstract:
选取2个天然水体水样、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水样和2个土样,从中提取出疏水性有机酸(HPO-A)。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来源的HPO-A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表征。结果表明,这6种HPO-A的吸光度均是随着波长的增加而下降。280 nm处的吸收系数(A280)和600 nm处的吸收系数(A600)均可排序为:土壤HPO-A > 天然水体HPO-A > 二级处理出水HPO-A。HPO-A的E253/E203(波长在253 nm处的吸光度与波长在203 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与A600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土壤HPO-A中不含有C―H3官能团。C=O官能团在天然水体HPO-A和土壤HPO-A中的含量较高,而脂族化合物在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的含量较高。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含有酰胺类化合物。类富里酸和类腐植酸物质是HPO-A中主要的荧光物质。在天然水体HPO-A和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类富里酸荧光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物质的存在与否与HPO-A的来源无关。